“如果沒有接觸到擊劍的話,我真的不知道自己的人生是什么樣子。”在南京體育學院的擊劍場館內,身高一米九三的孫偉席地而坐,陽光穿透玻璃窗打在他棱角分明般的臉上,蓬勃的朝氣張揚開。
2002年,孫偉十歲,體弱多病的他被父母送到徐州市少年兒童體校擊劍隊訓練。“從來沒有想過進入省隊、國家隊,奧運會就感覺像遙不可及的事情一樣。”那時候剛進少體校訓練的孫偉預料不到,三年后,他進入江蘇省擊劍隊,再三年后,他入選國家擊劍隊。
2008年北京奧運會,孫偉和隊友圍在電視屏幕前看著他們的師兄仲滿打比賽,“他那天狀態非常好,我說他一定可以奪冠。”仲滿奪得了男子佩劍個人賽冠軍,這年,距離上次中國獲得擊劍奧運金牌已經過去了24年。“我就突然想到,我師兄可以,為什么我不可以?”站到奧運賽場上,對于16歲的孫偉來說,變得不再那么遙不可及。
每天更加全力以赴地去訓練,這是孫偉的必修課。“最累的時候就是一瘸一拐地回去,有時候身體反應很大,就每天躺在床上,下床都不想下,就那種狀態。”在他看來,這樣的訓練是一種沉淀,“像佩劍最快的,也許三五分鐘就定輸贏,這么短的時間內,你需要日積月累,每天訓練扎實了,才能在賽場上發揮自己的水平。”2014年,仁川亞運會擊劍男子佩劍個人賽中,22歲的孫偉摘得銅牌。“那次感冒了,但是那次心態非常好,我就想一定要把自己平時練的東西打出來。”
在孫偉看來,擊劍不僅僅是體能的對抗,更多的是心理與腦力的對決。“擊劍讓我正視自己的優缺點,發揮自己的長處去打拼,我覺得這是非常重要的。”
為了獲取2016里約奧運會的參賽資格,孫偉打了一年的積分賽,“那一年是非常非常漫長而又艱辛的,每一場比賽,每一劍都有可能決定能不能拿到里約奧運會的門票。”最終,他以亞洲前兩名的身份拿到了里約奧運會的門票。人們不知道的是,他曾經在一次訓練中因快速跑步后大喊導致肺膜破裂而進了重癥監護室,在家中休息了半年,他清楚得記得醫生對他說了這么一句話,“你以后有可能沒法劇烈運動了。”運動生涯似乎有戛然而止的趨勢,“每個人都會遇到自己的低迷期,首先是你不能放棄自己。”也許只有他自己知道這段時期是怎么度過去的,2016年8月,他站在了奧運賽場上。
“他每一次世界比賽都能保證前8名,前3名,甚至拿冠軍。每天都思考他的優點,他的缺點,可能是想的過多了,起到相反的作用,當上場的時候我還在想這個東西,而忘記我的自己優點。”在男子佩劍個人賽中,孫偉7比15不敵羅馬尼亞選手多爾尼塞努,止步32強。
“輸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氣餒而停滯不前。”擊劍場館內,比孫偉更年輕的運動員魚貫而入,穿上擊劍服,戴上護具,亮出銀劍,倆倆在賽道上對決。孫偉說,擊劍80%靠心態,當面對敵手時,首先氣勢上不能輸,無論他是水平多么高的敵人,首先是相信自己。屬于他自己的征程又開始了,目標是今年的全運會,還有2020年的東京奧運會。“我覺得只要腳踏實地走好每一步,每天進步一點點,不斷地去超越自己,只要不讓自己留遺憾,我覺得這樣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