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雨蒙蒙的清晨,有幸聆聽了貓群分享的《橫向領導力》,作者是哈佛大學教授羅杰·費希爾。他本人是“哈佛談判項目”主任,之前出過兩本全球暢銷書,一本叫《溝通力》,另一本叫《談判力》,都是溝通與談判領域非常經典的書籍。
如果你想成為影響周圍的人,想完美的解決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難題,想讓更多的人自愿的聽你的話,擁有不依靠行政權威,僅憑自身才能就能夠與他人合作完成艱巨任務的能力,那么你可在書中找尋到你要的答案。
本書精華部分可濃縮成三個詞:方法、方向、方式。下面由我來帶領大家共同探討一下。
1.方法
生活中想要說服與自己觀點不一致的人;或是在誰也不服誰的情況下,讓別人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合作;亦或是都是平級同事,同時參加工作,彼此閱歷相近,憑什么你說的話提的建議我就執行呢?
那么有沒有什么好的方法能夠解決此類困惑并與人相互高效合作呢?答案是用潛移默化的引導對方與你步調一致,其實只需4步。
問題:現在的問題是什么?
原因:為什么會出現這些情況?
策略:應該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行動:具體有哪些行動步驟?
這個“問題-原因-策略-行動”的思考模型,它不僅僅是個思考工具,它還是一個行動實踐指南,在許多合作場景,它就是一個可以循環使用的流程。
“舉個不成熟的栗子”,小明和小李是大學的好朋友,放長假了,他們倆想一同出去游玩,可是他們一個想去大連玩,一個想去上海玩。雙方都有理由,彼此都說服不了對方(問題),小明冷靜了一下說,小李你去上海的最終目的是什么呢(原因)?小李說,“其實我就是想去迪士尼看看”。小明說,“你看我們是不是考慮一下我們的時間、路費、住宿等成本呢(措施)?”小明又說,“小李你看我們計算一下,如果去上海我們的費用是XX,我們去大連費用是XX,我們去上海玩的地方有XX,我們去大連玩的地方有XX,我們......(行動)!”這樣雙方相互探討,達成一致的可能性就會大大增加!
2.方向
團隊合作時,大家難免各自有想法。在沒有從屬關系的情況下,如何才能有效引導別人的行動呢?其實關鍵在于在大方向上要保持一致。
方向感很重要,事實上,只有團隊的每一個人都特別清晰明確地知道團隊目標,整個團隊的效能才能提高。
團隊目標的兩個關鍵:一是讓大家都明白每個任務背后的原因,當任務到來時,切記不要不問青紅皂白,莽撞的用蠻力去行動。要了解任務的前因與后果,謀定而后動。如果你是發起者,要向大家說明任務的緊急重要等程度,多做解釋與說明工作。如果你是參與者,要多問多探討多收集信息,弄懂任務的實質,最大化的完成好任務。二是最好讓大家共同參與到制定目標的過程當中。在基礎方向的前提下,集思廣益,聽取不同建議,多讓人發表意見,這樣大家才能相互提高,相互進步。
3.方式
由于每個人的做事習慣和方法都不太一樣,即使明確了方向,合作過程中還可能產生分歧,意見不一致。這時需要用些方式技巧。
技巧一,提問
想要影響別人,用命令式的方式容易激起別人的反感。提問的方式,是影響別人的最簡單的方法,不過提問也需要技巧,有兩個注意點:
1.不要用引導式的問題,而用開放式的問題;2要花時間解釋你的意圖,不要讓別人猜測你提問的意圖。
技巧二,作答
如果你已經有了答案,那就沒必要一定要提問了,你可以直接給大家分享自己的答案。要避免用“告訴別人想法”的方式,最好用“提出自己想法”的方式。 “提出自己想法”的有效句式:“如果我們沒有更好的辦法,可不可以先這樣……”
無論是提問的技巧還是回答的技巧,核心關鍵是要讓別人的自我感覺良好。
技巧三,示范
以身作則是影響別人的最好方法,但也需要主要兩點:
1.你的示范行動必須被別人看見
2.做超乎大家預期的事情
橫向領導力,區別了縱向領導力,它是在同級別或同層次間,當溝通存在不順暢或遇到困難時,通過有效的方法、方向、方式使人能夠在潛移默化中接受被領導,從而以共同的愿景,心甘情愿,彼此幫扶,圓滿完成各項任務。凡事找方法,萬事皆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