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9日,我結束了全職媽媽的生活,重新走上職場,在此,對過去一年的生活做一盤點。
去年的9月初,我辭掉干了十年的銀行工作,回歸家庭,名正言順地,我做全職媽媽、帶孩子、管理家庭,實際上,我借此機會,去嘗試自己感興趣的東西,驗證是否可以發展為我后半生的事業。
我開始寫些東西。我研究了很多自媒體運營、靠寫作為生、爆文創作竅門的話題,結果發現,我厭惡寫那些爆款的東西,厭惡用套路去堆砌文字,我只是喜歡“我手寫我心”的狀態,所以我也做不到持續輸出,我只是在自己想寫的時候,才愿意去寫,這對我是一種享受和放松,我非常看重這個享受。所以,寫作對我來說,只能是業余愛好,我的天分不夠,沒辦法把寫作弄成可以養活自己的事業。
今年三四月份時,由于跟武先生之間的家庭矛盾,我迫切地想逃離家庭,我急切地想找到一份工作,當然干回老本行是比較容易找到工作的,我嘗試尋找金融業的風控崗位。我的迫切,只是由對武先生的憤怒激蕩而來,憤怒不等于決心,一方面我亦步亦趨地投石問路,另一方面內心深處又期望不要找到工作,我覺得孩子還需要我,我也還愿意在家再待上一段時間。全力以赴都不一定期而有得,何況是我這宗左右搖擺的心態?我找不到工作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后來的兩三個月,就再也沒想外出工作的事了。
今年七月份,做全職媽媽很快就一年了。我當初離開職場時,給自己設定的期限就是一年,我陷入全職媽媽無法重返職場的焦慮和恐慌之中。我在知乎上翻遍了要不要做全職媽媽、全職媽媽如何提升自己、全職媽媽如何重返職場的問題和答案,可那都是別人的人生,自己的生活需要的是切實的行動。
在這種恐慌焦慮中,有朋友提議一起去某證券公司工作,建議我先考從業資格證。我分分鐘報了名,兩個月內通過五門考試,順利取得了從業資格。可我很清楚,這只是我應對恐慌的權宜之計,我內心里并不真的想回到金融業。朋友還沒通過資格考試,建議我可以先去證券公司上班,我說要再考慮考慮。
我嘗試去找老師的工作。為了更好地教育和陪伴我的孩子,我去考了教師資格證,我把老師當做轉行的目標職業,我并沒有經過深思熟慮,只是覺得教師這個職業,至少算得上說得過去的職業,家里人更容易接受些。我真的熱愛這個職業嗎?我的素質和能力適合這個職業嗎?我不知道。
今年9月份,女兒快兩周歲了,23歲的侄女也住在我家,楊阿姨已經在我家服務了半年多,女兒跟楊阿姨和我的侄女相處得非常好,女兒非常乖巧,帶起來也很省事;兒子已經四年級了,學習差一些,但生活其他方面非常獨立,鑒于我在家這段時間監督其學習的效果不佳,我決定放手,新學期開學一個多月了,兒子還算適應。我想,如果我去上班,家里能平穩運轉,我基本無后顧之憂。
我決定開始找工作了。武先生說,我可以找工作,找不到合適的也沒關系,反正女兒還小,還需要我的照顧。
既然沒有就業壓力,我要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找工作。我做了兩份簡歷,一份用于投老師的崗位,一份用于投心理咨詢師助理的崗位。最初我還試圖找一份離家近的工作。離家近的只有老師工作,沒有心理咨詢機構。可結果是,我所投遞的老師崗位,要么覺得我不適合,要么就是石沉大海毫無音信。離家近的想法極大的阻礙了我求職的范圍,如果我想找一份自己熱愛的工作,離家近的期望可能必須要放棄。我投遞了兩家市中心的助理心理咨詢師工作。其中一家很快發來了面試邀請,我通過了一面,然后交了一份不錯的作業,第三次時通過了終面,只短短一周的時間,我拿到了聘任通知。
整個過程迅速得像坐過山車,我還有點懵懵的狀態,但現實是,我真的可以去上班了。
第一,作為全職媽媽,我成功找到了一份正式工作。
第二,對于轉行,我成功邁入了新行業的門檻。
第三,不是因為謀生,而是因為興趣,我要去做我自己喜歡的事了。
第四,我沒靠家人的關系,我是實實在在靠著自己的本事找到了這份工作。
第五,我改變不了老公和孩子,我改變自己,由此他人因我而變。
第六,每一次在舊世界的亮相,都創造驚喜、勇氣和希望。
盡管這份工作薪水遠不及從前,但這份工作對我的意義非常重大,毋庸置疑,我內心充滿了愉悅、自豪和信心。
第一天到北京總部報到,我在微信朋友圈寫下:
“新工作,新平臺,新起點。
歸零心,創業心,篤定心。
不念過去,不畏將來。
俯首向塵,心有繁星。”?
回首一年前自己天花亂墜的想法,低頭看看這一年里自己時進時退的摸索,所幸終得一小小善果,瞬間感慨萬千,唏噓不已。
靈魂的召喚,就是命運的方向。我不知道后半生等待我的命運是什么,但我努力追隨內心的聲音。人生苦短,無盡的探索,無畏的嘗試,唯愿此生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