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堂經典課,念禮記學記,繁體字,念得云里霧里,字也不認識,意思也不懂!尹校長說:一個月把它背出來。如果用微信表情就是:三滴汗!讀都讀不出來,全是攔路虎,那么多老虎在,怎么過關?這經典也太難了!有點想打退堂鼓!
練太極,第一堂課,第一二遍看老師打,第三遍我們跟練,練得暈頭轉向,分不清東南西北,左腿右腿。領導說:爭取一個星期學會!我想:我不是神仙,我本來運動天賦等于零,這也太難了!
國畫課,本來覺得好奇,又那么高雅的,好幸福有機會也當一把大師!結果一直畫竹子,一片竹葉幾個小時下來都畫不好,一直畫一片竹葉真叫又無聊又無趣的!還有早上五點起來的踢太極母腿,一個動作要堅持N年,天還沒亮就傻乎乎站在學校走廊重復一個很簡單的動作,大清早的踢得又冷又困,怎么堅持??
幸虧讀書時就是個好學生,不輕言放棄,學習不就為了來突破自己的嘛,我要迎接挑戰!雖然已經時過,但我相信勤能補拙,但是得找一套適合自己的方法,首先分析下現狀:年紀大了記憶力肯定不如孩子時,如果大段的文章肯定會記不住;成人事情又多,腦袋里又裝太多東西,感覺都塞滿,裝不下了,不如孩子空靈。所以我給自己定的:《論語》每天背兩段,實踐了一段時間,好像不行,還是覺得任務有點重,好像一段比較合適,找到合適的就實行之!
具體來談談這一句是怎么來背的,我的學習原則:就是要又輕松又快樂把事情辦下來,且不花我太多時間,早上起來先把這一句讀一遍,然后手機拍個照片,白天空的時候有事沒事拿出來看看,到晚上基本上差不多了,晚上睡覺前再讀幾遍,再默記一遍!第二天起來,前一天的一段再過幾遍,又開始新的一段!有時間就通讀全篇!有時午睡醒了還不想起時,用喜馬拉雅聽論語,聽到今天學習的這段,這樣可以溫故知新,不忘前言!學記還沒開始背誦,對它就做一件事,每天聽一遍它的吟誦,就這樣用水滴石穿的功夫,發現兩個多星期下來,已經對學記比較熟悉,也基本知道了寫的是什么意思!太極拳每天早上跟隨梁瓊老師練三遍,從左手右手分不清,到現在學習的這段基本熟練,跟著打已經很輕松愉悅!踢腿從一開始覺得時間真漫長,又冷又無聊,到現在,時間到了還想繼續踢!國畫煩躁的心只持續了一節課,第二節和第三節課,已經可以嘗試畫作品了!
這里有一個很重要的自我說服過程:第一承認且接受學習的內容對我來說是有點難的,任何力量你不抗拒它,自己變柔軟去接納它,這個力量立刻減弱一大半,否則它就無比堅硬,體會拳頭打過來落在棉花上的感覺,就這樣去接受你要學的任何東西,不反抗反而包容進來;第二要學習竹子,學習就是為了突破自我,不斷成長,和自己賽跑,和自己較量,也是很有意思的!第三花時間學時,一定要很認真,很精進,練太極不久以后我就愛上了它,是因為我每次都打得很認真很投入,才體會到了這其中的樂趣!如果真的當任務,每次只是應付了事,估計可能很長時間也感受不到學之樂趣,也很難學有所成!
人到中年還能有這樣學習的機會,實屬難得,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