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韓“薩德”事件似乎愈演愈烈,國內的民眾也紛紛同仇敵愾,不把韓國企業趕出中國誓不罷休的意思,事件的當事人是“樂天”,而樂天的收入百分之九十都是來自中國,甚至在中國也開了數十家超市,并雇傭了大量的中國員工,有新聞表示“樂天瑪特”正在降價促銷,我不知道真是情況是怎樣,但是如果真的有效果,那么這些東西賣完之后,被聘用的那些中國員工怎么辦?如果“樂天”撤出中國,中國在經濟上要遭受哪些損失,我不是學經濟的,所以我不知道有什么利害關系,我只知道每一家在中國的外國企業的員工都是中國人,對于這些員工來說,這只是一份工作,并不帶有任何政治色彩,也不是說外國企業就一定很好。
筆者在成都的環球中心上班,環球的樂天百貨應該在全國來說都是數一數二的,上周末去逛了一下午,沒有什么異樣,這周就已經發生了一大群人在門外舉行示威活動,雖然我沒有親眼看見,但是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要看到現場的視頻還是很容易的,后來廣場上就多了防暴警察在周邊巡邏,假如“樂天百貨”撤出環球中心,這個損失是無法估量的,還有那么多員工該何去何從。
有一天下班我刻意從環球中心的商場去轉了一圈,看到很有意思的事情,有兩家餐館挨在一起的,一家是日本料理,一家是韓國料理,日本料理里面人滿為患,而韓國料理那邊門可羅雀,為什么我們曾經極力抵制的日本企業,現在還是能活的好好的呢?前幾年“釣魚島事件”有很多日本車主的車無辜被砸,數萬人的示威活動,是否能改變一下現狀呢?那么多中日合資企業的日方是否能夠滾回老家呢?顯然并不能,所以這些人只是趁亂,搞搞事情罷了。
反過來再看中日的關系,雖然在政治上不能走到一起,民間的文化交流也是生生不息,那么同樣的,我們也沒有把所有關于日本的東西都屏蔽了。那些動作愛情電影不就是最好的佐證嗎?還是有那么多迷弟迷妹們前赴后繼的去追韓國的明星,看韓國的電視劇。
還有發生在歐洲的愛爾蘭,歐盟控訴蘋果公司偷稅,但是愛爾蘭政府卻反對歐盟的控訴,蘋果公司不保證不撤出愛爾蘭,這也要牽扯都前面說的員工問題,蘋果公司不僅能解決愛爾蘭的就業問題,還能帶來可觀的稅務,假如蘋果公司撤出了愛爾蘭,后果將不堪設想。
所以現在來看我們自己國家的問題,樂天瑪特的負責人在接受媒體訪問的時候說,只要降價,中國人就會去買,這也是摸清楚中國人的心理做出的戰略方針,雖然我很懷疑這個新聞的真實度,但是這確實是中國大部分人的心理。所以在這件事上,我不是說“樂天”做的對,但是如果真的是韓國要炮打中國,韓國能打得過中國嗎?一定有人會說,美國在后邊撐腰,它也只是撐腰啊,并不會正面跟中國起沖突,一旦美國和中國打起來,美國的損失會比韓國還要慘,美國在中國的企業比韓國還要多吧!
所以兩個國家發生矛盾,不是說抵制該國的產品就能解決的,國家之間的矛盾還要通過外交手段來解決,還是央視的公益廣告說得好,愛國,要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