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是個既好又壞的東西,它往往把最重要的人物和事件,把讀過和親歷過的東西完全吞入遺忘的黝黑的淵底,不經強迫隱而不露,只有意志的呼喚才能將它從幽冥中召回。這是奧地利作家斯特凡?茨威格所說的話。提示了我們在學習中良好的記憶的重要性,而記憶是需要在學習過程中獲得,當今社會對學習的要求比以往大大提高了。無論是在校的中小學生,大學生還是社會的成年人,具備良好的學習能力已經成為社會文化層面對我們最基本的要求之一。無論我們從事何種職業都必須繼續學習,比如:進修、深造、接受繼續教育、自學新的專業技能等,以使自己的專業水平保持領先的地位。
如何保持學習的有效性并能長期堅持,需要我們的共同努力,《高效學習50個最佳技巧助你提升學習力》就是幫助我們從平均水平跨越到較高水平并積極適應這個信息時代的好方法。此書是德國貢特爾·卡斯滕博士所寫,他培養了很多世界記憶冠軍,其中的記憶法和學習技巧在歐洲備受推崇,被很多中小學推薦使用。
全書總共介紹了 50個最佳技巧助你提升學習力,根據學習方法分四個章節介紹:
一、通過科學研究總結的學習技巧,共有10個:1、系列位置效應 2、時間——專注公理 3、啟動效應——激活相關記憶 4、情緒——學習的催化劑 5、耶基斯——多德森定律,放松心情可獲得最佳學習效果 6、學習過程中的干擾效應 7、蔡格尼記憶效應 8、在睡眠中鞏固記憶 9、學習受環境和狀態的影響 10、記憶和遺忘的函數定律。
在這些方法中,我用得較多的是在睡眠中鞏固記憶,也就是在睡前把當天學習過的知識點在自己的腦海里像放電影一樣回憶一遍,大腦能把你所輸入的息進行整合,加強記憶,在你的睡眠中把你的記憶內容優先處理,加工并調整結構,從而加深記憶。我在讀初中時,政治都是要死記硬背的東西,很枯燥,大部分學生都討厭這門課,但又不能不學,后來,我發現一個方法:就是利用下課十分鐘,把老師講的重點復習一遍,晚上回家復習起來就很輕松了,能很快記住內容。其實,這就是書中所說的記憶和遺忘的函數規律。方法就是優化學習,盡量把學習過的知識在學習后1——2小時內進行復習,或者在考試前再復習一遍,加深記憶。還有就是把大塊的知識點分成小塊內容進行消化,吸收。
二,與記憶儲存要素有關的學習技巧,共分10個:1、將大腦變成一個轉換器 2、插上聯想的翅膀 3、發揮想象力 4、情緒——自我效應 5、善用偽邏輯記憶法 6、定位 7、發揮你的視覺圖像化能力 8、通過組塊化突破學習瓶頸 9、復習是學習之母 10、間隔學習優于集中學習。
還有就是從學習方法中總結的學習技巧和源自記憶法的學習技巧,優化學習的技巧這三個方面來講解最佳的學習方法,在這些方法中,制訂學習計劃也能起到督促自己嚴格按照計劃執行,有利于提升學習的進度。而尋找最佳學習小組,能通過朋友同事的問題來檢查學習的效果如何,而記錄知識,也就是整理筆記,不用我說,大家都知道它的重要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