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寫了兩篇關于《金鎖記》的讀后感,很多讀者留言都有類似于文中的經歷—曾經被父母傷害過。
像《金鎖記》中七巧那樣的母親絕對是極品中的極品,絕大多數父母都是非常愛自己的子女的,可是為什么會有那么多人會覺得父母傷害了自己,讓自己過的不幸福?
一部分原因是文化水平有限。我們父輩那一代人受到的教育有限,覺得不讓孩子餓著凍著,不缺錢,就是愛,他們很少會關注孩子的心理活動,不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所以經常會做出一些傷害孩子自尊的事情,還不以為然,不覺得自己做了什么錯事。
另外,有一些父母受自身生長環境的影響,封建閉塞的思想已經根深蒂固,比如重男輕女,子女就應該完完全全按父母規劃的路來走,不打不成才等等,在他們眼里這才是正確的。
不管怎么樣,父母內心是愛你的,只是用錯了方法。
還有一種,就是像文中的七巧那樣的比較變態的,比如《歡樂頌》中樊勝美的父母那樣,攤上這樣的父母真的很難得到幸福,朋友男生都會拒你于千里之外。
我們今天要討論的是,如果你的父母讓你不幸福了,你該怎么辦?
【1】
葉子是我的高中同學,也是室友,學習成績非常好,穩居班級前三名的那種。按說成績如此優異,父母會非常自豪,非常喜歡吧。
可是她的媽媽并不這么認為,最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便是:女孩子讀那么多書有什么用?高中畢業了就去打工。
你以為她媽媽不重視教育對不對,事實上她媽媽對弟弟的教育又非常重視,當時小鎮上還沒有培訓班時,她媽媽就舍得花重金請學校上課非常優秀的老師給弟弟補課,每個暑假都會如此。
弟弟上高中后想學音樂,那可是個燒錢的玩意,對于一個小鎮的普通家庭來說是個不小的負擔。
媽媽二話不說,每個星期送弟弟去市里,花高價為弟弟請鋼琴老師和聲樂老師。
而葉子從前在初二升初三那個暑假,跟媽媽提議,初三新增一門化學課,班上很多人暑假補課,她也想參加。可是她媽媽拒絕了,理由是沒錢。
弟弟的學習成績也算優秀,只是和葉子相比,還是差遠了。可是在媽媽眼里弟弟就是千好萬好,葉子就是一無是處。每次在親戚面前夸獎弟弟時,都不忘貶損葉子,有時候說的實在太過分了,葉子也會頂嘴,頂嘴的結果就是一頓打。
時間久了,葉子就成了大家眼中不聽話,沒禮貌,固執,脾氣差,喜歡犟嘴的女孩。
高考后,葉子考了全校文科第一的好成績,六百一十多分。葉子說她努力學習的動力就是離開這個家,越遠越好。
老師建議她填報的學校被她拒絕了,自己選擇了一所差很多的師范院校,理由是師范院校上學不要錢,還有生活補貼。
葉子上大學后,暑假都不回去,只有過年才會回去幾天,因為在她心里那個家是爸媽和弟弟的家,她根本就是一個局外人。
可能因為見面少了,父母弟弟對她反而客氣起來,她一度以為媽媽對自己的態度已經改觀了。
【2】
大學畢業后,憑借優秀的成績,她分配在省城的一所初中。而葉子的媽媽,以照顧她生活起居為由,搬進了葉子的宿舍。
葉子沒有想到媽媽的到來,會讓自己的生活再度陷入困境。
有天一個關系很好的同事非常難為情的問葉子:“那是你親媽?還是婆婆?”
經過葉子的盤問才知道,葉子的媽媽在整個宿舍樓宣揚,說葉子有多不孝順,十指不沾陽春水,懶得不得了,不體諒老人,賺的錢也不給媽媽花。順帶把自己多么辛苦把葉子拉扯大哭訴了一番,痛恨自己養了個白眼狼。
其實,媽媽住宿舍,什么東西也沒有買過,全部是葉子買的,葉子每個月都會給媽媽弟弟買衣服。而這并不能讓媽媽滿意,媽媽想要的是葉子的工資卡。
只要葉子不從,媽媽便會逢人就加油添醋,莫須有地痛斥葉子的不孝順。
后來整個辦公室的老師,以及整棟宿舍樓的老師和家屬,看到葉子都是一幅怪怪的表情。
葉子沒辦法,把工資卡給媽媽了。而媽媽卻把錢打給了弟弟,說弟弟上學辛苦,不容易,男孩子不比女孩子,談朋友,請同學吃飯,開銷大。
而葉子每個月買衣服、生活用品,甚至姨媽巾都要找媽媽要錢,要錢的時候又免不了被媽媽一頓數落,葉子欲哭無淚。
葉子在學校的名聲也越來越差,有些話人傳的多了,便傳到了領導耳朵里,領導找葉子談話,讓她處理好自己的家務事。
第二次領導找葉子談話,直接說葉子不適合做老師,對學生影響不好,教學能力也不足,上完這個學期直接走人。
原來是自己男朋友沒事時,葉子讓男朋友幫忙批改學生的作業,又被媽媽加油添醋的傳了出去,最后被領導知道了。
葉子被勸退后,想和媽媽溝通一下,沒想到媽媽破口大罵:“丟了飯碗,弟弟的生活費怎么辦,自己沒本事,還把責任推到我這個老太婆子身上。”又是哭又是鬧,各種謾罵,什么難聽罵什么,旁邊的老師和家屬都跑來,勸的勸,看熱鬧的看熱鬧,再度引起全校熱議。
葉子后來說,當時真的絕望了,如果法庭能夠判他們斷絕關系,她一定去打官司。
她無法理解,媽媽對她絲毫沒有悔恨之意,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給她造成的傷害。反而怪她自己丟了飯碗,弟弟沒了生活費。
她當時基本上就是瘋了的狀態,一想到這么多年來媽媽對自己的各種行徑,她心里就氣的冒火。隨便收拾了幾件衣服,打電話找一個朋友借了2000塊錢,就去了火車站。沒有辭職,沒有理會她母親的哭哭啼啼和那群人的指指點點。
她隨便買了一張時間最近發車的火車票,去了深圳,她只想逃離這個地方,只要能離開她家里人,去哪里都行,越遠越好。
【3】
葉子畢業的學校不錯,專業能力強,又有工作經驗,她很快找到了一份英語培訓老師的工作。她換了電話,沒有聯系家里任何人,再也不想跟他們有任何交集,也不愿再去想她走之后,媽媽會在親戚面前把她說的有多么不堪。
時間久了,弟弟有時候會在qq上和葉子聊幾句。快過年時,弟弟跟葉子說媽媽希望她回家過年,葉子以工作忙拒絕了。
兩年半后,葉子和在深圳交的男朋友回老家領證了,當男朋友問,要不要先回去見了家長再領證,葉子笑了笑,說:“不需要,我自己的事情,自己可以做主。”
只有她心里知道,她根本就不愿意父母過多的參與自己的事情,否則只會以悲劇收場。想到當時在學校任教時的種種,到現在,葉子還心有余悸。
出于禮貌,葉子在領完證后,還是帶老公回家了,但這次她心里非常清楚,我是來通知你們,我要結婚了,并不是來征求意見的。膽敢有一句異議,立刻轉身走人。
到家后,過了一個夜,葉子就帶著老公走了,她不愿他和家人有過多接觸,害怕媽媽又背著她在老公面前講她壞話,畢竟沒有幾個人會理解這個世界上會有這種父母的存在。
現在葉子和老公定居在深圳,寶寶也有一歲多了,生活的很幸福。
她會隔一兩個星期往家里打電話,也經常買些東西寄回家給父母。但不管是回家,還是父母來深圳,她都會絕對避免老公和家里人單獨接觸。
【4】
都說成年人的友誼要學會保持適當的距離,其實成年人和父母之間也要學會保持適當的距離。
生活中刻意破壞兒女的幸福的人不多,但是因為父母的干涉,而導致男女朋友分手,夫妻離婚的應有盡有。
我想說,如果你的父母讓你不幸福了,那你們就應該保持適當的距離,自己當有主見,自己的事情得學會自己做主。當然該孝順的依然要孝順,并不需要順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