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以“葛優躺”的姿勢陷在沙發里,幽幽嘆了口氣,“唉,我啊,就是懷才不遇……”
我端起咖啡,掩飾掉嘴角的一抹冷笑。
同樣的話,我聽了太多太多,只是,其中有多少是真正的“懷才不遇”呢?
(一)
朋友工廠招包裝工,來了個大學生。說是在深圳找了三個月工作,一無所獲,痛定思痛,決定從最底層做起。
朋友有些猶豫,反復詢問,但小伙子各種表決心訴衷腸,力證自己絕不是一時沖動。
朋友說,好吧,先做三個月,如果能做得下來,我會考慮給你轉到辦公室工作。
上班后,車間對他諸多投訴。笨手笨腳,還不肯學習;懶惰,出工不出力;傲慢無禮,對同事和領導都愛答不理。
兩個星期后,他提出辭職,對老板說,這不是他該來的地方,他不想在一群格格不入的打工仔中湮沒自己的才華,浪費自己的青春。
聽說后來,他離開深圳回到了家鄉,似乎在家鄉也沒有找到展示自己才華的地方。
(二)
小C,畢業于某著名高校,憑借母校的名頭,很順利地進入一家外企。
沒干幾個月,他跳槽了,因為面試過的一家私營企業發展新業務,給他開出了雙倍的薪水。
又沒干幾個月,新公司砍掉了他所在的部門,希望他加入主營業務部門,他拒絕,辭職。
然后,他加入了一位師兄的創業項目,折騰不到半年,兩人理念不合,分道揚鑣。
于是,他又奔波在求職的路上。大公司HR認為他不夠穩定,他對小公司又有諸多不滿意。應聘底層職位不甘心,應聘管理崗位沒音訊。薪水要少了覺得憋屈,要多了人家不肯給。
不知不覺,他已經找了大半年的工作了,他已經習慣了旁人驚訝地問,“不會吧,B大的,怎么可能找不到工作?!”
昔日同窗都已經是各個企業的中層,有的還成了創業公司的小老板,而他,除了手里那張有些褪色的畢業證書,似乎什么都沒有。
(三)
小Z,天資聰穎,智商150。上學時就是學霸,是傳說中“別人家的孩子”。畢業后從事技術工作,很快在一眾新人之中脫穎而出,被選拔到公司的核心研發部門。
但是,小Z有個小毛病——脾氣暴躁。
進入新部門不久,由于同事未能及時配合小Z的工作,小Z爆發了,從言語的指責直接上升到肢體沖突。HR認為應該開除,但部門老大愛才惜才,好說歹說把他留了下來。
小Z沒有辜負老大的期望,研發的一個課題非常具有前瞻性和應用價值。公司決定利用這個項目去申請一筆國家級科技基金。
在項目評審會議上,一名老專家提出了幾點異議,小Z騰地一聲跳起來,破口大罵,把老頭兒氣得直哆嗦,差點犯了心臟病。評審最后也不了了之。
回到公司后,無論部門老大如何求情,老板都沒有心軟。小Z被開除了。
后來,小Z輾轉了很多家公司,也自己搞過創業,但,沒有一次不是雞飛狗跳地決裂收場。
最近跟他的一位朋友見面,他惋惜地說,由于沒有穩定的環境和項目,小Z的技術能力已經落伍了,再不是以前的小天才了,唯一進步的大概就是,脾氣更大了。
————————————(華麗麗的分割線)
懷才如懷孕。
就算開始不起眼,久了也能看出個端倪,你總得給點時間,讓大家看出你肚里有東西。
懷的是不是才,你自己說了不算,抱著一肚子宿便還沾沾自喜待價而沽的大有人在。
縱然你肚里真的有貨,也得給它時間和環境的滋養,讓它孕育、成長,最終瓜熟蒂落。仗著自己肚里有貨就胡作非為,再優秀的受精卵最后也會變成死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