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端》給2022年的國產劇開了一個好頭,總播放量超5億,豆瓣已超過8分,被視為國產第一部無限流影視劇。
一件事的選擇,最終總會造成無數個結果,想要改變結果,就要找出“開端”。可是世界上沒有后悔藥也沒有循環,生活就像減法,每撕去一頁,都不可以重來,所以要珍惜每一天。
《開端》給我們留下的不是答案,而是思考的空間和方向。
01、“我”總被人間溫情而感動
循環中,各位看官對為數不多的劇中人物很快就會熟悉。愛養貓的盧笛,因為哮喘和母親的過度關愛而沒有朋友;農民工生活窘迫只得租住車庫;見義勇為的肌肉男總戴著耳機聽歌;熱心助人的直播一哥關鍵時刻能仗義直言;隨身提著藥袋子的大媽總是非常熱心。
這影片里被塑造的群像,就是我們生活的縮影。
故事皆大歡喜,符合了很多追劇人的心理,結尾時,劇中8個榮獲“見義勇為”的得獎人,繼續回歸正常的生活,但似乎有了一些不同,從他們的笑中,多了一份堅定,這次集體阻止惡性事件的發生,讓他們改變了對生活的態度。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相比肖鶴云和李詩情,其他人都是幸福的,因為他們不必往返重復“痛苦”的過程。
肖鶴云每循環一次,身體狀況就會虛弱一次,而扭轉乾坤就在一瞬間。盡管失敗了24次,讓他們“心力憔悴”,但在一次次的循環中總有溫情讓他們更加堅定,始終沒有放棄挽救全車人生命的責任。
每次的循環,他們都會總結出失敗的經驗,直到第25次回現場前,他們把重點放在了,用心研究如何團結大家的力量上,因為只有大家齊心才能在千鈞一發之際,改變結局。
一場惡性事件,最后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得以阻止,也解開了“鍋姨”和王興德多年的心結。故事在溫情中劃上了句號。
02、人民公仆是最堅實的后盾
劉濤飾演的警察局長,挑戰了她以往的演繹路線。雖然,劇中永遠都是一副深沉的表情,一句不變的臺詞“準備藥檢”,但給觀眾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她生動地刻畫出了一位自始至終,盡職盡責的好警察。
警察老張,雖然沒有什么超能力,但他辦案確實很用心。李詩情和肖鶴云的“循環”無法讓常人理解,但張警官還是能夠耐心傾聽他們的“離奇”講述。相信他們提供的線索,并認真履行警察的職責,用最專業的工作態度進行逐一地調查核實。
劇中有一場很感人的場面:
李詩情問張警官:如果有一天,接到陌生人的報警,說車上有炸彈,你會馬上出警嗎?還是會認為他在惡作劇?
張警官溫柔而堅定地回答:我會毫不猶豫地出警,這就是做警察的意義。
二十多年的老警察張成,就是拯救生命,維護一方平安的堅實盾牌。
從他對李詩情疑惑到信任的眼神里,我們都可以讀懂是充滿超越時空的默契。故事中的引爆事件得以阻止,更是彰顯當代警察的英勇無畏和正直敬業。
李詩情和肖鶴云,每每都會堅定抱著“再試一次”的勇氣,進入循環,極力改變事件的結果,他們身上迸發出平凡人無窮珍貴的善良,是因為有人民警察的大力支持和配合。
03、生活無循環,學會和自己和解
“要是當初我···”這句生活中常會出現的假設,卻在《開端》里無限循環。
但現實里不會有循環,也不會有重來,我們要學會和自己和解。
怎樣能與自己和解呢?大概就是50歲時,不悔恨30歲的生活,也不會在30歲時,悔恨19歲的愛情。
我們不能站在后來的高度,去批判當年的自己,這不公平,如果重來一次的話,以當時的心智和閱歷,還是會做出同樣的選擇。
朋友小麗是典型的“戀愛腦”,當年奮不顧向遠離家鄉,跟隨男友來到陌生的城市工作生活。但5年的戀愛也因工作繁忙,而走向分道揚鑣。
她會常常抱怨,如果再來一次,她決不離開家鄉。我會這樣和她講:
這5年,你獲得了事業上的成長,也真心與男友相處,所有的相遇都有它的存在意義。無論留在家鄉還是現在的生活,都是你自己的精彩部分。
我們與其后悔過去的一切選擇,不如自我提升,把力氣花在你想要的生活上。
一模一樣的人生只有一次,錯過了就沒有機會重來,所以,我們應該學會與自己和解,不顧一切的去體驗生活,豐富這不可多得的一生。
寫在最后:
《開端》的精彩之處,或許是說出了我們的向往,我們每天上班、下班,打卡,看似相同的生活,總會有種因熟悉而產生的厭煩感。
但生活的意義,不在于生活本身,而是我們能賦予它什么樣的意義。
你就是生活的主人,只要你覺得生活有希望,它就會給你滿意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