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關于人性的善惡就沒有爭辯出結果,只是大多數人更愿意相信:“人之初,性本善”。
這大概是因為,大多數人都是善良的。
然而人性中不會只有絕對的善或惡,因為人性是復雜多變的。就像,美麗的蘑菇往往有毒,淤泥里也能開出純潔美麗的花朵。
我最早對人性的善惡感到茫然,還是上學時期讀了很多金庸的大作,他筆下的壞人,沒有無緣無故的惡,哪怕大奸大惡也合情合理。他筆下的好人,或許只是隱藏得很深。
比如《天龍八部》里的四大惡人之首,號稱惡貫滿盈。他本是大理的太子,身份高貴風度翩翩,但被奸臣陷害追殺,雖保住性命但面目全毀雙腿殘廢,只能用腹語與他人交流。他憤世嫉俗殺人如麻手段狠辣,卻又活得如同行尸走肉。木婉清初遇他時,甚至分不清他是活人還是尸體。最后他與段譽父子相認,大喜大悲之后豁然開悟,出家歸隱。
同是金庸筆下的岳不群,書上說他“輕袍緩帶神情瀟灑”,號稱“君子劍”,都以為他是成熟又有魅力的“真好男”,沒想到他卻是賤君子、真小人。
這大概就是人長大成熟的過程,不會再簡單地把人分為好人或壞人。我漸漸明白了,好人有好人的“意外傷害”,壞人也有壞人的心底良知。魯迅先生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也是一樣的道理吧。
郭德綱是一個活的很通透的一個人,在受某欄目采訪時曾提及過關閉微博的原因,他說,“例如你在微博上說今晚燈為什么這么亮,下面就會有很多奇葩的想法,例如有人說顯你家有錢啊,還是顯你家燈亮吖?這根本不挨著的事但你要理解,因為這就是人性,面對面他不會說這樣的話。"
人需要在一個不需要顧及任何后果的網絡世界里發泄,這也是人性的缺點所在,如果都是實名制發帖,發帖前寫上家住哪里,老婆在哪上班,聯系方式,孩子在哪上學,然后在發帖,網上將會是一片太平。
很多女人都說男人有錢就變壞,其實這也可以理解,年輕的時候條件不好,太多的事物誘惑都沒經歷過,當有一天錢兜有,權在手的時候一定會體驗一遍,當然,不能說所有,只能說部分。說到這我想起了那句“找女人就找傷透的,找男人就找玩夠的”,同理。
記得在微博上看過一個國外考驗人性的視頻,一位男士拿1千美元去與一對戀人說,用這一千美元讓女孩陪他一晚,開始的時候女孩的男朋友很憤怒的推開這位陌生男子,但是當金額加到1萬美元的時候,女孩的男朋友動搖了,后來女孩的男朋友說服了女孩陪著陌生男一晚。視頻到此結束。
還有一個中國的街頭采訪節目,采訪女人,用1000萬把老公賣了愿意么,大多數都愿意,問她們賣了之后呢,有的女人說賣了之后可以在找一個小鮮肉,還有的說自己老公一輩子也不一定賺到1000萬。
看吧,這就是人性,不是他們不夠愛。如果你說你能禁得住人性的考驗,那我只能說你還沒有遇到真正的考驗。
講了這么多,并不是要讓大家對任何人都心存戒備,兩面三刀,過度的保護自己。我只是想跟大家說知世故而不世故才是最善良的成熟。
個人觀點:我們任何人都沒有資格去批判他人的善惡對錯,因為我們不知道他/她們經歷了什么才作出的選擇,如果換做是我們,同樣的經歷又會作出怎樣的選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