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閱讀
原文:你當下此刻有問題嗎?觀察自己的生理結構,感覺、認知,你有問題嗎?
感受:如果是全然接受當下的狀態,什么都沒有對錯,不加評判,會產生“有問題”的想法嗎?每一個狀態都只是一個狀態,察覺到他,接受他。如果認為是“有問題”的,是不是就加以評判,然后自動要“糾正問題”了。
2.正念呼吸:今天在客棧練習正念呼吸,因為是一睡醒就已經七點多,立刻覺得我犯了大錯。爬起來就奔向客棧。緊趕慢趕,我到了客棧,發現還在等人。立刻覺得感覺不是很好,沒有僥幸的幸福感,只有一種在場人都被辜負的感覺。我遲到了我活該有負罪感,我活該騎車騎到累死。但是我發現我之前的負責感和累,都因為別人的遲到被辜負了。
本來就很累,我默默地閉眼休息了。或者我在做自己當下的正念練習。今天的整個團體我都不是很想參與,除了大大最后問我的那句:“你的事解決了嗎?”讓我感覺到自己在這個團體中還被關心。其余每一部分都覺得與我無關。我自己分享的時候本來想不出來說什么,但是也能談一些事情,一些挺“能說的出口的事情”。也明顯感覺到大家都沒有放開的心情,除了曉艷她是真心喜歡現在的活動,她打開了。其余的人都有很大程度的保留。分享全程我大部分時間都默默低頭聽著,我有些害怕看到別人的眼睛。
其實在做正念呼吸的時候,我想到剛剛給我媽打了一個電話,問他們回家沒有。我之前在家睡覺,她帶著鈞鈞去公園了。我媽明顯還是很焦躁,因為鈞鈞還在玩水,他很不聽話。她問我爸回來沒有,我說沒有。她說,今晚只有一個人怎么辦。我清楚記得下午我回家時,爸正好在家,我媽讓他晚上別回來了會累。但是她是無助的,我在電話里聽到求助的聲音。我的眼睛有些濕潤。這個星期跟我媽的這些“零距離”互動,我只能寫出來,我分享不出口。
感謝靜軼這次的帶領,或多或少都有些收獲。感謝大大最后那句關心,至少讓我覺得今晚是值得的。但是我沒有關心她,讓我有些內疚。我們說出自己的無奈和狀態不好,應該都是想要找尋支撐力量的一種旗幟,但是我都忽視過去了。
正念行走:我一向對正念行走這個活動沒什么感冒,因為實在對“慢慢體會”,如此之慢感到困惑。無法達到那個境界。今天正念行走時,走來走去,也不想矯情地去體會到什么細微之感,我索性停住,望向墻面的照片,每一張臉都有一個表情。或是凝思,或是喜悅,突然感到生動無比。耳畔放著音樂,看著這些照片,竟然給我帶來許多喜悅。這些喜悅讓我內心生出一些力量。
3.愛自己:今天時間倉促,本來想在客棧做平板支撐,但是要趕來上班就跑走了。星期二會補上。不會把自己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