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計》或稱“三十六策”,是指中國古代三十六個兵法策略,語源于南北朝,成書于明清。它是根據我國古代卓越的軍事思想和豐富的斗爭經驗總結而成的兵書,是中華民族悠久文化遺產之一。
而《三國演義》中,那些層出不窮的故事和計謀像星星一樣光芒四射,至今為人津津樂道。因此用其中熟悉的故事來解讀《三十六計》這本古老陌生的古籍,再適合不過了。
一 勝戰計·瞞天過海
原文:備周則意怠,常見則不疑。陰在陽之內,不在陽之對。太陽,太陰。
譯文:防備周密,往往容易導致思想麻痹,意志松懈;常見的事情就不會產生疑惑(以致喪失警惕)。秘謀就隱藏在公開的行動之中,并不是與公開行動相對立的。最公開的行動當中往往隱藏著最秘密的計謀。
典故
漢獻帝建安四年,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自封為丞相,大權獨攬。攻破徐州后,曹操便以封賞劉備為由將其一干人等帶回許昌。留劉備在自己相府左邊相近的宅院歇定。劉備次日覲見天子,封為左將軍,宜城亭侯。
自此劉備親自在后院種菜,每日澆灌,以為韜晦之計。國舅董成得天子密詔,詔言曹操有不臣之心,令董成糾合忠義之士,以誅殺曹賊。董成便與劉備,馬騰等七人共立義狀,暗約時機成熟誅殺曹操。
關、張二人因見劉備整日無所事事,對劉備說:“兄不留心天下大事,而學小人之事,何也?”劉備說:“這件事情,兩位兄弟不能知道。”于是,關、張二人不再詢問。
一日,關、張兩人不在,曹操派許褚、張遼引數十人請劉備赴宴。劉備驚問:“有何要緊事?”眾人皆說不知。只得隨眾人去了。
到了丞相府,曹操大笑:“使君做的好大事!”劉備面如土色,曹操執劉備手入后花園,說:“使君學苗圃不易。”劉備方松一口氣:“無事消遣而已。”
曹操引劉備到亭上,置酒說到:“去年征張繡時,路上缺水,將士皆渴。我以鞭虛指曰:‘前面有梅林。’將士聞之,由是不渴。今日見此梅,不可不賞。因此特邀使君前來飲酒賞梅。”劉備聞言,心神方定。
兩人坐定,適時陰雷滾滾,驟雨將至。曹操遙指龍掛問:“使君知龍之變化否?”
劉備說:“愿聞其詳。”
曹操說:“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云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于宇宙之間,隱則潛伏于波濤之內。方今春深,龍乘時變化,猶人得志而縱橫四海。龍之為物,可比世之英雄。玄德久歷四方,必知當世英雄。請試指言之。”
劉備說:“淮南袁術,兵糧足備,可為英雄?”曹操笑曰:“冢中枯骨,我早晚必擒之。”劉備又言袁紹、劉表、孫策等,曹操皆言非英雄爾。劉備說:“除此之外,備實不知。”
曹操撫掌大笑曰:“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曹操以手指劉備,后指自己,說:“方今天下英雄,只使君與吾爾。”
劉備聞言,吃了一驚,手中筷子不覺落于地上。正值雷聲大作,劉備于是從容拾起筷子說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將筷子失落之事,悄悄掩飾而過。曹操聞言大笑,遂不疑劉備。
次日,曹操又宴請劉備,正有軍情報到,言公孫瓚已被袁紹攻破。袁術過度驕奢淫逸,眾皆背反,欲投袁紹。劉備暗想:“我何不就此時脫身。”于是向曹操請命截擊袁術。曹操次日上報天子,令劉備領軍出發,派自己兩個將軍跟隨。
劉備于是星夜收拾軍械鞍馬,關張二人問為何如此驚慌。劉備說:“吾乃籠中鳥、網中魚,此一行如魚入大海、鳥上青霄,不受籠網之羈絆也!”關、張二人皆服其言,遂逃出生天,終克成帝業。
解析
瞞天過海強調一而再再而三的做同一件事情,迷惑麻痹對方,讓對方放松戒備,然后暗中取事,以達到目的。故事中劉備胸藏大志,但是卻表現的懦弱,膽小、無所事事,把袁紹、袁術等人奉為英雄,是為了迷惑曹操,以求得曹操信任,放松戒備,然后得以生存,找個機會便立即逃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