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腦海里會蹦出這個PD的大原則,而有時這個大原則又讓我無地自容。無論哪種,都有一個前提,那就是:這句話“溫柔而堅定”都出現在有孩子的場合。
而今天有那么一瞬間,問自己:為什么只有孩子在的場合才會想起這句話?為什么這句話的對象只能是孩子?能不能對自己也“溫柔且堅定”?
是啊!如果當自己負面情緒決堤的時候,能對自己溫柔,對自己包容,能看到這負能量情緒背后想表達的更深層次,那因了這份自己的被看見,讓我們的內在小孩也得到撫慰,更快更好的贏得自己內在與外在的合作與和諧。
成年人也有懶惰、迷惘、躑躅不前等消極狀態出現。此時的我們可能會埋怨自己,也可能放任自己。如果在埋怨時記起“溫柔”,放任時不忘“堅定”。那會是怎樣的一種感受?那不剛好就是我們希望小時候父母對待我們的狀態嗎?小時候已經過去,那時的遺憾不能重頭來過,可是愛自己的功課,什么時候開始都不會晚!
所以,從現在開始,讓“溫柔而堅定”成為我們身體的一部分,讓它不但滋養孩子,更能滋養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