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晴。《教學勇氣》:開放空間與技術手段

19/9/8,晴。《教學勇氣》:開放空間與技術手段

我們常常被教導去占領空間而不是去開放它,因為我們內心總有一個聲音“如果不能用自己的知識填滿所有的空間,我就是在混飯吃”,我們內心就會產生內疚。我們抗拒開放,繼續填滿空間有時候也是因為去改變需要花很長的時間,而且在過度期間,我們會做得不夠好,由此又會產生內疚。帕爾默說為了抵消內疚感,需要至少兩樣東西:一樣是開放學習空間時我做事的理念,另一樣是認識維持一個開放的空間所需的技術手段p126。

真正的共同體的富有在于它的過程是非線性的,它的軌道是通往四面八方的。教師一定要知道何時和如何在我們的意見之間拉一條直線。我們在課堂上要學會控制自己權威,這樣我們就可以開放自己的內心的空間去接收外來的對話。根據聆聽學生并追蹤到學生的軌道,我們就可以再建構。當然在重建這些共同體中教育與學的動態過程,作為教師的我們,先要學會該有的技巧。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