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孟子
柴米油鹽半輩子,轉眼就只剩下滿頭白發和皺紋了。時間都去哪了?
每次回家,自己都懶得拿起電話告訴爸媽,兒子今天要回去,有時候想起來打電話,十有八九是買了好吃的回去,然而回家基本上是自己消滅掉了。
每次在家吃完晚飯,我會跑到屋里拿出電腦在客廳里玩,爸媽坐在沙發上看電視。老太太喜歡看綜藝,老頭子喜歡看新聞,每次老兩口都爭著看電視,每次都是老頭子妥協,陪著老太太看綜藝頻道,或者,拿著手機看每日頭條新聞。當我起身去喝水,經常發現老太太已經閉上眼睛打著瞌睡,老爸帶著老花鏡看著新聞。又或者老兩口都在沙發上打起了瞌睡。我就輕輕的說:“你倆睡覺去吧,早點休息。”然后他倆常常就再堅持一會兒,像孩子一樣,困了還不承認,等我再叫他倆一次,才乖乖的去休息。
有時候,我早早的爬到床上,睡不著,躺著玩手機。我媽就會說:“光玩手機,早點睡覺,少熬夜。”我總是一笑而過。
你還記得是什么時候,父母開始對我們小心翼翼了嗎?
高三,一次模擬考試結束后,心態崩了,中午在家抱著媽媽大哭了一場,搞的正在坐月子的姐姐也哭了,老爸看著我哭心里也說不出來的難受,爺爺在客廳一直安慰我。那次以后,父母再也沒有對我的學習施加任何壓力,直到高考結束,成績出來,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當時爺爺都已經做好,我考不上的心里準備了。
14年前,在幼兒園,我還哭著拽著爸爸的衣角,讓他不要走。最后他還是陪我在幼兒園呆了一上午,然后趁我不注意回家了。19歲,老爸和哥哥開車送我去學校報到,順便在我求學的城市玩了幾天。臨走那天,看著他倆開車,漸行漸遠,看著車消失在路的盡頭,我知道,我再也不是小孩子了........
沒有作業的暑假,感覺特別的無聊。一個多月的時間,就在無聲無息中揮霍完。臨行前,把我媽已經疊好的衣服一件件的放進行李箱,我媽時不時的問我:“帶點方便面在路上吃?”“媽給你煮倆雞蛋帶著。”“要不給你炒米飯吃。”我的回答從“不用”“路上不吃東西”升級到“好了好了,不用管了”。我媽只好悻悻的不說了,像個做錯事情的孩子。
第二天,爸開車送我去火車站,我媽還一直叮囑我“看看還有什么沒有帶著的,錢夠不夠,一定要放好,到了學校打個電話。”催著爸快走,在后視鏡里看著媽媽的身影,悵然若失。
工作后,爸爸一直在問我工作的事情,我一遍又一遍的跟他說,快滿頭白發的他,總是忘了一次又一次。“你工作是做什么的,好做嗎?是不是就和開車一樣?”“您都問了好幾遍了,我跟你說了好幾遍了,煩不煩?”我不耐煩的回答。這時候媽媽也來幫著我說:“兒子跟你說了多少遍了,就是記不住,笨嘛?”
也許對于父母而言,我們就像潔白的水晶,晶瑩剔透,完美無瑕,折射出未來和希望的光。當然,隨著時光的流逝而日漸冰冷。他們在遠方不聲不響的學著用微信,偷偷看著我們能讓他們看到的寥寥無幾的消息。他們變得唯唯諾諾、小心翼翼,擔心打擾我們的生活,害怕惹我們厭煩。他們盡力地接近我們的生活,推測我們的悲歡,就像十幾年前,我們拉著爸媽的衣角,好奇地觀望大人們的世界一樣。
時間,磨彎了父母的背。歲月無情,在他們的臉上刻下皺紋,讓他們的思維跟不上我們。會有一天,他們會拉著你的衣角,觀望這個世界。希望,那時的你,會看著他們,就像年少時,他們愛著你一樣,用寬大的臂膀保護著你。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