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日,史蒂夫.喬布斯身著一件黑色圓領T恤,一件牛仔褲。身后的大屏幕緩緩拉開,上面顯示著他的頭銜“首席執行官”。
長達兩個半的演講中,觀眾的掌聲歡呼生不絕于耳。喬布斯第一次在莫斯克尼中心為聽眾動容,喉嚨哽咽,喃喃自語:“是的,我們都會改變的”。
時間像一座巨大的天平,慢慢地消釋著他的優越感。如今的他是4個孩子的父親,經歷了失敗的教訓。孩子的陸續出生讓他變得溫和,創業的失敗又讓他變得謙遜。
音樂聲響起,觀眾耳邊回蕩著約翰.列儂《想象》:
你說我是一個夢想者
但我卻不是唯一的一個
一、怒放與凋零
年輕的喬布斯擁有滿腔的熱情,卻不懂有些事情不可行。
他經常為一些小事跟蘋果公司總裁斯科蒂爭吵,為員工辦公室如何安排,為進貨合同誰來簽字,為公司成員的排名順序。
他迫使一個又一個商業精英為他工作,又我行我素,有時候還要求別人完全聽從于他。
這也許是他骨子里的基因,因為他拒絕讀高中,父母為他搬了新家。他想辦法說服家人讀大學,后又在學校輟學了。
二、新的開始
1986年,喬布斯被迫離開了蘋果公司,離開后他只保留了公司的1股股份,這樣每年還能收到一份公司寄來的經營報告。
之后,喬布斯找到了親妹妹莫娜,兄妹之間的關系非常好。莫娜是一位出色的小說家,她寫了一部小說《在別處》,里面有一位重要的人物阿爾黛。
莫娜是這樣描述阿爾黛的:“即使你恨她,不能容忍她,即使她破壞你的生活,你也無法說出一句怨言。因為這就是她,讓你迷戀,讓你被她折服”
如果把上面的“她”改成“他”,就是莫娜心中兄長的真實面貌。
很快,這位兄長又做出了新的決定:他要創辦一家新的公司NeXT。經歷了失敗的喬布斯,在處事上變得小心謹慎,盡管迫切需要融資,卻遲遲未給投資人佩羅打電話,而是全心全意地展示自己對電腦的獨特理念,自己的價值觀,自己對科技前景的看法。
不久,喬布斯就收到了佩羅的匯款2000萬美元,這位金融大亨稱:這是對史蒂夫.喬布斯人格、才干的投資。
三、進軍好萊塢
NeXT公司在喬布斯的管理下,并沒有成長為一家純粹的計算機公司,而是一家注重用戶體驗動畫制作公司。
隨后,他同阿爾偉、卡特穆爾合作,在原來公司基礎上添加了“高科技”成分。一家新公司就這樣創立了,它就是“皮克斯”公司。
盡管喬布斯不懂電腦技術,卻對電腦的商業運營見解獨到。
然而皮克斯公司定位錯誤,導致了一場“災難風暴”。最終皮克斯公司不得不為其電腦生產業務找到一個買家。
四、攜手迪斯尼
1989年秋天,在斯坦福大學校園演講時,喬布斯講到一半時,思路開始不清晰了,這對這位演講天才來說完全是一種意外。
原來他的目光一直落在一位年輕的女士身上,這位女士就是后來的喬布斯夫人勞倫娜.鮑威爾。
他們都是素食主義者,都對藝術史感興趣。在浪漫的愛情中,喬布斯的事業也開始順利起來。皮克斯進軍好萊塢電影市場,每年的銷售額都在增長。
1995年《玩具總動員》在圣誕節期間上映了,孩子們的父母帶著小孩一起去電影院觀看這部電影。很多家庭都是全家總動員。
票房收入大增,喬布斯面臨的財務危機也得到了暫時的緩解。
五、重返“蘋果”
喬布斯又回來了。
他對蘋果公司的一切都不陌生。他決定把蘋果公司拉到正常的軌道。。
1998年1月,在舊金山的一次演講中,他假裝演講完了,又拿起話筒,補充了一句:“哦,我差點忘了告訴你們,蘋果公司又開始盈利了。”
六、他的地盤:iPod,iTunes
喬布斯總能化腐朽為神奇。
他成功打入音樂“領地”,按照自己的意愿對它重新塑造,圈出了一片商業藍海,iPod、iTunes就這樣橫空出世了。
他把的電腦產業的面貌徹底改變了。
七、人生巔峰時刻
在喬布斯50歲那年,他已經成為三個不同領域的偶像。
蘋果公司開創了一個數字化多媒體時代。
此時的喬布斯,已經是3個孩子的父親,比以前更富有,更有人情味了,心胸也更寬廣了,也更能理解別人了。
但有些東西并沒有改變。
“我們到了50歲,可以看得更遠,但并不意味著更有耐心。”
他還是那個敢作敢為,固執己見,鼓舞著周圍人攀登一座又一座高峰的獨裁者。
因為“耐心”二字從來就不屬于喬布斯。他的大批仰慕者,追隨者都迫不及待地想看看,下一步他將征服什么樣的世界。
這就是真實的喬布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