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感覺自己的房子住得太久了,房子太小了,又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親戚朋友們的房子都換了大的、新的了,日漸月漲的房價令人不敢相信,而且各種分析認為房價是不會降的,由此萌生了換房的愿望,這應該是大部分人都有過的換房思想歷程吧。
而我,作為其中的一員,換房的想法在腦海里已經醞釀了好長時間了,但一直因為沒有選下合適的房子而擱置著,而近期,又看到朋友住進新房后的那個美勁,換房子的念頭再次強烈起來。于是乎,又開始對樓盤產生了極大興趣,對房價開始關注起來。
其實,我家以前住的房子是二室二廳,面積近100平方米,那時剛結婚,恰好遇單位集資房,所以就抓住機會拿下了,所以在一度時間內,我們這個好機會使得周圍朋友羨慕不已。而現在將近20年過去了,我們依舊在舊房子里,而朋友們早都陸續換上比我們房間面積大,位置好,房子結構更合理的了。開始幾年,我們是由于生活經濟壓力大,一直沒考慮,這幾年,經濟要好些了,就到處打聽了一下,卻沒有聽到比較理想的房子,不是位置不合適,就是房子結構不合理,要不就是價位太高。
于是利用周末閑暇時間,穿梭于高低樓層之中,去看了一些新樓盤,只感覺眼花繚亂,更是清楚一個事實:原來買房的人這么多,原來好樓盤價格高還搶手,原來好樓層都被別人挑走了,擺在眼前的是要么咬牙買剩下的高價格樓盤,要么就再多等幾年買套期房,真是讓人好一番糾結。
記得第一次看房時,還是在去辦事時無意發現在老公單位附近有新開的樓盤,便進去咨詢了一下,樓盤位置距離老公單位稍微有點偏,有4站公交車的路程,房型有小高層、花園洋房、小別墅三種類型。當時我對花園洋房比較中意,認為面積適中,價位還能接受。而老公卻被銷售人員忽悠去看小別墅,因為面積和花園洋房差不多,價格也差不多,所以自然就偏向小別墅。結果我們就一頭扎進小別墅的戶型,卻發現面積198平方米、230平方米的已經買完了,只剩下148平方米面積的了,作為二層面積的小別墅這個面積有點小,我們斟酌了一番后,不得不放棄了。結果在出門后,銷售員告訴我們,想看別墅,還有個樓盤不錯,讓我們可以去看看,我們一聽欣然同意,立馬留下了聯系方式。
第二次我們便等到周末準備在辦完事后順路去看,結果由于去的時候是傍晚,沒法去現場,所以只在售樓部咨詢了一下,別墅的面積分為165和230兩種,而且剩的戶型不多了。第二天,我們便迫不及待地去現場看了精裝樣品房,戶型和結構都不錯,老公特別滿意,而我卻覺得以后打掃衛生是個大問題,而且隨著年紀大了,爬樓梯也是個麻煩事,這些都是不容忽視的隱患。最后,讓銷售人員給算了下費用,還是嚇了一大跳,小別墅預計費用140萬元,簡單裝修100萬,而物業管理是小高層的一倍,且不說目前交通不便 ,離商業區遠生活不便利等,經濟這塊對我們這個工薪階層的人來說,還是個天價。
在開始看小別墅時老公說,我們交首付不夠,可以找朋友們湊一下,回頭將現在的房賣了就能還上,壓力不是很大,然后每月多按揭點,經濟上還可以過得去。屆時就能享受到屋前種花,院子賞月的高品質生活環境。當時由于一直陷在換房的激情中,對于換別墅這個夢一直沒熄火,還差點交了定金,可真實的情況是什么樣呢?冷靜思考后,我做了個家庭經濟核算,還是明白一個現實,將后半輩子家產全部壓在一套別墅上,到時真成了房奴不說,生活質量還得下降,這才不得不壓下燥動的心。
這次的看房讓我知道,沖動是魔鬼。剛開始的初衷就是覺得房子面積小了,想換個大點的面積,結構更合理的房子。但首選一定是得離單位近,生活便利呀,就象現在這種三室兩廳的大面積房子,連買加裝修和購置家具,少說也得100萬。而如今呢,看著看著,在售樓人員的鼓動下,已經著眼于別墅了,這不是大大偏離買房的初衷嗎。而且如果選別墅,那么一旦住進去,近5年內的生活設施、交通情況肯定不完善,而經濟壓力會成為影響生活質量的第一因素,給家庭帶來極大的經濟負擔,這個房子換得會稱心嗎。
看來,換房還是要量力而行,若因換房背上一屁股債,不僅影響自己和家人的生活質量,還讓自己背負巨大的還債壓力,讓整個家庭都處于風險狀態中,這完全沒有必要。還是降低一點生活標準,讓整個家庭多備點應急資金保障,把換個三室二廳的大面積房作為首選,才是明智之舉吧。
這一次的看房經歷,讓我不得不感嘆,人生真是計劃趕不上變化,以前覺得房子是長遠的事情,現在又覺得自已沒有遠慮,早幾年換多好。但是有些事情實施起來的確不容易,正如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還是會感到前所未有的無力,所以一定不能忘了自已的初衷,更要有一定的心理范圍,萬莫隨性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