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新時代趕考路上,圍繞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帶來的新局勢、提出的新要求,扎實推進農業致富產業、“四權”改革、環境綜合整治、基層治理等是當前工作的重心。作為一名奮戰在農村工作的基層干部,肩上更是扛著振興鄉村的艱巨任務,就是要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將黨的好政策不折不扣的落實好,更好地推動新時代農村的發展,為建設中國式現代化,奮力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貢獻力量。
? ? ? 一、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是筑牢鄉村振興之基的重點。在脫貧攻堅的持續推進下,農村基礎設施條件明顯改善,但受部分條件限制,農村基礎設施相對落后,能源、污染處理等方面仍存在短板,成為了鄉村振興的掣肘。在實現振興鄉村的過程中,必須以完善基礎設施為重點工作,立足群眾需求繼續大力實施民生工程,加快補齊水、氣、污染處理設施等突出短板,解決制約長遠發展的突出問題,不斷改善人居環境,增強農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 ? 二、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保持現有主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穩定幫扶政策和幫扶機制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關鍵之舉。堅持“四個不摘”要求,不斷建立健全防返貧預警監測機制;繼續通過產業幫扶、就業幫扶、綜合保障、扶志扶智等措施,保障易返貧致貧人口持續增收,實現落實幫扶政策、推動產業發展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有機結合,堅決守住來之不易的成果。
? ? ? 三、發展特色優勢致富產業是鄉村振興的重要途徑。實施鄉村振興的最終目標,就是要徹底解決農村產業和農民就業問題,確保當地群眾長期穩定增收、安居樂業。農業強,產業必須強;產業旺,鄉村振興才有底氣。要采取“長牙齒”的舉措,嚴防死守18億畝耕地紅線,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要因地制宜培育產業,因勢利導壯大產業,積極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通過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市場主體向農戶提供農產品的銷售、加工、運輸、貯藏以及與農業生產經營有關的信息技術等服務,帶動農戶發展,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夯實鄉村振興產業基礎。
? ? 四、因地制宜實施鄉村建設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手段。實施美麗鄉村建設,合理規劃村莊布局,保護傳統村落和鄉村特色風貌,為更好推動鄉村發展不斷拓展空間。加強農村生態文明建設,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保持戰略定力,摒棄急功近利思想,久久為功、循序漸進,實現保護生態環境和發展經濟的有機統一,健全農村生態文明建設配套制度,嚴守生態紅線,推進農村污染防治、源頭治理和生態功能修復,大力實施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治理河道溝渠,開展廁所革命,開展垃圾和污水處理,增植綠植,實現天藍、地綠、水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