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想起良寬的一張字:天上大風。
這句子沒頭沒腦,似乎是一個癡漢猛一抬頭,喊那么一嗓子,然后低頭喏喏,好像什么也沒發生。
良寬是個日本和尚。他最不喜歡“書家的字、廚師的菜與詩人的詩”,因為這里面只有技巧而沒有自性,太多太多表面文章,太多太多形式感,缺乏內蘊,少了天真。
良寬的書法是從自性中流出的,一點一畫無不閃爍著靈魂的影子。經意至極、似不經意。他過著非常簡單的生活,經常與孩子們游戲,一次在捉迷藏時良寬問藏起來的孩子們:“可以了么?”耐心的等待孩子們“可以了”的回答。然而,黃昏時孩子們都回家去了,過了一夜,天明了,良寬還在等待。老百姓看見良寬隱藏在草堆里,就問:“哎呀!老和尚在這里做什么?”“噓!”良寬趕快制止百姓,“別讓孩子們發現了!”
那年,良寬留下絕命詩:“秋葉春花野杜鵑 ,安留他物在人間。”這首詩把尋常的事物和普通的語言,有意無意地碼在一起,如天上大風一樣呼呼作響。
自己沒有什么可留作紀念,也不想留下什么,然而,自己死后大自然仍是美的,也許這種美的塵世,就是自己留在人世間唯一的紀念吧!
“望斷伊人來遠處 ,如今相見無他思。”這是良寬的一首愛情詩。那年,六十八歲的良寬偶遇二十九歲的年輕尼姑貞心,從此一見傾心。是的,今天見面了,就再也沒有其他思慮了啊!
一次,小偷進入良寬的房間,發現空空如也,沒有可偷的東西,良寬脫下衣服,遞給這位不速之客:“把這件衣服拿去吧!”又一次,臨寺的僧人打了良寬離開。屋外漫天飄雨,良寬憂慮著:“剛才那人好像沒有帶傘啊!”
七十一歲那年秋天,越后發生了8級大地震,3000多人死傷。事后,良寬向受災的友人山田寄去了慰問信:“得知地震受災,深感同情。但是,應該遇災的時候遇上災害是最好的,應該死的時候去死是最好的。這才是逃避災難的最佳妙法。”
《五燈會元》中源律師問:“和尚修道,還用功否?”師曰:“用功。”曰:“如何用功?”師曰:“饑來則食,困來即眠。”曰:“一切人總如是,同師用功否?”師曰:“不同。”曰:“何故不同?”師曰:“他吃飯時不肯吃飯,百種須索;睡時不肯睡,千般計較。所以不同也。”
良寬給友人的慰問信成了一封勸死信。但饑來食,困則眠,熱取涼,寒向火。自自然然,一無造作,了無是非取舍,只管行住坐臥,應機接物。向死而生,古今同一夢啊!
1831年1月6日,大愚良寬禪師在眾人的圍繞下,靜臥在他盼草庵好友遍澄和尚的膝畔安然辭世,享年74歲。天真的詩意,簌簌飄零。
據說,直接的死因是直腸癌。這也令人生疑,連粗茶淡飯都談不上的良寬,怎么也會染上富貴病直腸癌呢?
想想當初,金圣嘆臨死還要幽默一把,他說:“殺頭,至痛也,圣嘆以無意得之,不亦異乎?又謂獄卒:“花生米與豆干同嚼,大有火腿之滋味。得此一技傳矣,死而無憾也!”
而草庵乞食、簡素貧寒、無我無心的良寬,乾坤一草堂,終身粗布衣,本來無一物的良寬,反倒率先體驗到了大滿足的至福之喜悅。不亦異乎?無憾也!
住草庵、托鐵缽的良寬,就像春花夏草秋葉冬雪,總讓人覺得清凈高雅。
地位、財富、權力,這些為世人所看重和追求的東西,在良寬的眼里譬如朝露。
如今,在一個鐘鼎玉食的時代,在一個商賈如云的時代,在一個金錢萬能的時代,是不是還需要“瀟灑抱膝坐,遠山暮鐘聲”的宗教之心?是不是還需要“路上孩童言,春至拍手球,一二三四五六七”的童心之趣?是不是還需要“囊中三升米,爐邊一束薪”的清貧之樂?是不是還需要“歸來知何處,家在白云陲”的悠悠之情?
中國天臺宗大師智頭《摩訶止觀》的經典里,有“天真獨朗”的說法。說的是只要舍棄各種思慮和雜欲,就能在鮮活的自由世界里發現天真。道元禪師的“放下”,一遍上人的“只有舍棄”,都是直指最高境界的天真。
當“無”成為常態,才會對“有”心存感激;當“有”成為常態,就會對“無”無動于衷。飽食之人,對食物是難有感恩之情的;而缺食之人,即便只能得到三升米,也要感謝上蒼。
現代人,少了落日時的激動,少了升月時的虔誠,更少了在風花雪月面前的天真。 河水滔滔不絕,但已經不是原來的河水了。比起邏輯,他們更相信感覺;比起真理,他們更相信變化;比起抽象,他們更相信直觀;比起恒定,他們更相信流動。
良寬終日沉默寡言,行乞于路,靜坐于庵,寫字,作詩,以最低限度的物質生活,追求最高的精神境界,一位與良寬有著密切交往的學者這樣說:“上下自和睦,和氣盈室,雖歸去,數日之內,人自和。與師語,一夕頓覺胸襟清靜。師不說內外經文以勸善,就廚上燒火,或就正堂坐禪。其言不涉詩文,不及道義,優游不可名狀,僅道義化人而已。”
良寬有個外甥叫馬之助,年青風流,其母請良寬教訓兒子。良寬在外甥家里空住了三日,在準備回寺時。良寬對外甥說,:“馬之助呀!來幫我結草鞋索!”馬之助在低頭幫良寬結草鞋時,感覺到有溫暖的東西滴在頭上。“奇怪了!”即抬頭,發現良寬老淚縱橫,即起懺悔之心,痛改前非。脆弱和孤獨這些都是必然的事情,不懼怕不逞強不欺凌。
“誰問迷悟跡,何知名利塵 。夜雨草庵里,雙腳等閑伸。” 呵呵!夜雨潺潺,我也不管天上大風與否了,洗洗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