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買了一個背包,大小合適,特別喜歡,但因為時間久了,五金掉色,磨損嚴重,思來想去,想要再買一個同款,但是因為時間太過久遠,淘寶上已經找不到同款,晚上閑來無事,在閑魚上搜搜,一發不可收拾,根本停不下來。
逛咸魚的這兩個小時,發現了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大多數咸魚上的二手商品,賣家都會覺得自己掛的價格已經很便宜了,但是站在買家的角度來說,總是覺得對方的東西不值那么多錢。
用我自己的這幾天經歷舉例,最近心血來潮想給寶寶買一套右腦開發的一個卡片,淘寶上一看價格從80-200不等,咸魚上的賣家不多,但價格從50-100不等。這時候有趣的事情就發生了,標價50的閑魚賣家可能之前是100左右在淘寶買的,咸魚標價100左右的可能之前在淘寶上200左右買的,他們的定價依據最開始支付的價格和折舊而決定的,并且在標價之前看看淘寶上最高或者中間水平的價格。但是站在買家的角度上來看,它會自動的和淘寶上的最低價進行比較,比如我和賣家討價還價的時候會說淘寶上新的價格才80多塊錢,你這個二手的就需要60塊錢,我也沒有節省多少錢呀。更有甚者,許多咸魚賣家只考慮自己最初支付的價格,完全不考慮商品當前價格。比如我看到的一件艾格的衣服,咸魚賣家當初是按照400元原價的五折購買的,價錢可能是200元購入的,她穿了一年之后,按照三折120元進行售賣,賣家覺得自己已經降低了兩個折扣,便宜了80元錢,已經便宜了1/3還要多,已經很便宜了了。但是這一年之后,商場專柜可能已經在進行兩折80元促銷了。站在買家的角度上,一件衣服,一件二手的衣服,才便宜了80塊,肯定是很難成交的。
有的賣家可能會說我的東西很好,這是因為他把這件商品里面加上了我的概念,給這件衣服貼上了我的標簽,無論外面環境如何變化,行情如何變化,他都會覺得我的東西很珍貴。對于買家來說,這個商品貼的是你的標簽,不是我的標簽,所以對我來說他沒有那么珍貴,我不愿意為你的標簽付出超越商品本身的價格。這也就是為什么,你在閑魚上花了80塊錢買了一件商品,但成交之后,這個商品便貼上了我的標簽,這個時候別人再出100塊錢,或者120塊錢,你也不愿意賣掉,即使現實是你轉手就會賺錢,依然很少有人會這么去做。
所以想要在閑魚上盡快出手自己的商品,就要把自己的心理價位要適當的協調,如果在閑魚上看到一個自己心儀且價格合理的商品,那么不要猶豫,請盡快下手吧,當然也要練就火眼金睛,閑魚魚龍混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