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曉璃
在這個小城里,我一直想約見一個人,冬霞姐。
周日的清晨,陽光帶著懶懶的倦意,灑進冬霞姐潛心經營的書香坊里,她給我遞來一杯檸檬水,伴著陣陣清幽的書香,就這樣開啟了話匣。
恍惚間,我看見了另一種生活方式,這種生活方式就叫做,生活在別處。
一、
我和冬霞姐的緣分,還要追溯到六年前。
那個時候的我迫切渴望了解自己,于是業余時間參加了很多與自我認知相關的社團,開始了一段艱難的自我認知之旅。
其中九型人格俱樂部就是我在那個時候加入的。
當然后來學習了一段時間之后,我個人感覺九型人格更像是一個認知自我的工具,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我的問題,所以后來就漸漸疏遠了,不過當時認識了幾個志趣相同的朋友,這些年來也一直保持著聯系,冬霞姐就是其中之一。
冬霞姐的職場經歷說起來倒也不算復雜,她前面十幾年做的是HR,在原來的單位里也做到了不錯的職位,后來她從那家單位的體制中走了出來,做了幾件自己一直想做的事情,一是生了二寶,二是考取了科大的MBA,三是運作了一個自己的項目,也就是這間書香坊。
“冬霞姐,你不覺得你做這些決定都很任性嗎?”我半開玩笑地問她。
“看你怎么理解啦,確實有人看我如此折騰直搖頭,覺得我放棄了十幾年HR工作的積淀很可惜,可我卻不這樣認為。我覺得我從小到大一直都是乖乖女,非常渴望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如今活到了三十多歲的年紀,我只是想為自己活一回,這并沒有什么不可以。”冬霞姐說這話的時候,臉上泛著異樣的光彩。
“可是運作這個項目,你初期的錢從哪里來的呢?”我問她。
“眾籌啊”,她笑著說:“當時我有一些好朋友覺得這件事可以做,所以大家就紛紛出資,甚至有的出手特別闊綽,我當時嚇了一跳,只就接受了很少的一部分,畢竟誰也不知道這個項目今后運作的怎么樣,同時我也不太想被這些出資人牽制。我最初的設想有好幾塊,一是心理咨詢,二是閱讀與寫作,三是書法。”
“那么目前有沒有哪個模塊開始盈利了呢?”我禁不住好奇問她。
“要說我這件事吧,真是無心插柳柳成蔭,我這個書坊下面就是小學,很多家長平時上班很忙,于是發愁孩子沒人帶,后來看我這邊書也很多,環境也不錯,一開始就是熟人介紹把孩子放我這里托管,沒想到現在這塊竟成了我的主業。”冬霞姐說著,無奈地搖搖頭。
“怎么,不滿意嗎?”我問。
“恩,這塊牽扯的精力有些多,然而能保證這個書坊項目的日常流水,可我后面重點還是想往身心靈成長方面去做。”冬霞姐堅定地說。
二、
冬霞姐談的第一個觀點就是,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一趟,如果不做點自己喜歡的事情,豈不枉費了這一生?
我突然想起早晨看書讀到的一句話來,那就是“你可以浪費你的時間,但不要浪費你的生命。”
所謂“不浪費你的生命”,我理解出來的大致意思就是:“不要將生活過的怨氣沖天,因為你不喜歡的每一天都不是你的,都是在浪費你的生命。”
看的出來,冬霞姐雖然對目前的狀態不是那么滿意,但從她說話的口吻中不難發現,她對未來還是充滿了希望。
她和我聊起,其實創業的點子就是她在讀MBA的時候才萌生的念頭,按照她的說法,人在不知道往哪里走的時候,完全可以嘗試做一些自己一直想做卻不曾做過的事,甚至不需要帶有強烈的功利心,因為很多事情都是做著做著才會觸發你的靈感,讓你有一些別樣的想法與思路。
做一些讓自己感到艱難的事情,反而會促進自己的成長,這是冬霞姐反復強調的第二個觀點。
她和我說起自己一直都患有重度拖延癥,往往很多事情都會擠到最后一天慌慌張張地應付了事,自從自己運作了這個項目之后,她發現自己產生了強烈的求知欲,每周一萬字的論文對她而言挑戰不小,然而她愿意積極尋找方法,漸漸克服了之前的拖延癥,雖然第一次交的作業不是那么滿意,但確實比以前進步了不少。
“你覺得拖延癥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問這個問題的時候,我也是抱有私心的,因為我自己也有拖延癥。
“拖延癥這個東西吧,其實并不是什么大問題,根源就在于我們產生的愿望是否足夠強烈。比如我之前上班的時候,老覺得做事是為老板在做,所以就顯得動力不足或者依靠外在物質刺激,比如老板給的工資高就做,給的工資少就會有情緒,漸漸就忘記了其實做事本身就是給自己的成長契機。現在自己運作這個項目完全不一樣了,什么事都要親力親為,包括現在我正在琢磨如何和房東長談一次,爭取簽個長期租房協議,順便把房租再壓低一些呢。”她說。
三、
我不禁想起,六年前的九型俱樂部的年會上,冬霞姐穿著一襲漂亮的白色衣裙認真伴舞的模樣,時過境遷,如今的冬霞姐依然溫婉如初,不過不同的是,她渾身上下散發著一種能量,你無法說清這股能量究竟是自信還是堅毅還是其他的東西。
或許我們多少都經歷過那樣的階段,也就是所謂的“玻璃心”,表現在過分關注他人對自己的評價上,比如哪一項工作沒做好或者穿的衣服遭人詬病,甚至也有人對你提出質疑等等,那個時候你往往會很焦躁,甚至于有的時候掌控不了自己的情緒,搞不好還能和別人大吵一架。
冬霞姐說,關于玻璃心這件事情,其實說到底,還是因為一個人并沒有找到自己要走的路,所以就會出現搖擺不定的狀態,尤其在受到外在不利于自己的評價時,這種自我防御保護機制就會不自覺地在自己身上發生作用。
我問冬霞姐,作為一個三十多歲職業發展也很順暢的人來說,如何能做到說放下就放下的呢?
冬霞姐笑了:“其實哪有放下這回事呢?我離職的時候和單位進行了友好協商,辦理了失業手續,這不現在還能拿兩年的失業金嘛。我給自己兩年的時間在夢想這條路上探索,如果有了頭緒后就可以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生活,即便不成功也沒有什么損失,經歷了創業的艱辛和磨難,今后再也沒有什么工作能輕易打敗我了。可如果我什么也不去嘗試,我肯定就會抱憾終身了。”
看著冬霞姐在我面前侃侃而談的樣子,我的腦海中一遍又一遍地浮現出她穿著白色衣裙認真伴舞的樣子,是啊,那個時候的冬霞姐在舞臺上為他人伴舞,而如今在生活的舞臺上,她分明是一個領舞者,在夢想的音樂聲中,正一步一步跳出屬于自己的節拍與韻律。
這何嘗不是另一種成功?
四、
曾經的我時常被一種莫名的優越感包圍,這份優越感來自于父母及老師的夸獎,來自于領導的認可,來自于學員的喜歡,可當我拜訪了冬霞姐之后,我才發現自己擁有的這些是多么不堪一擊,它們都是來自外界的回饋,所以我才會患得患失,當出現了負面評價的時候,我會變得比誰都在意,并且感到痛苦萬分。
這一切,源于我并沒有像冬霞姐那樣,找到一份來自內心深處的篤定。
如今的書香坊在外人看來是那么簡單而美好,但我知道為了這份簡單與美好,冬霞姐或許會在某個華燈初上的夜晚,和如今的我一樣,坐在燈前難以入眠,在思考未來的人生到底要怎么過這件事情吧。
我不知道該如何形容我此刻的心情,也不知道該用什么詞語去描述冬霞姐給我帶來的這份震撼,或許,生活在別處這句話,在冬霞姐這里已經漸漸展露出它本有的樣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