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努力的日子我干了些什么


首先,“不想努力”是一種怎樣的狀態?


一種是純粹的懶,懶常常會跟另外一個詞聯系在一起,那就是拖延癥,明知道該階段要做什么,但就是不肯動身,流連于舒適區,最終一無所獲。還有一種是努力過了頭之后的力不從心,也就是說該階段的努力未獲得相應的回報,這時候往往會懈怠,消極,然后一蹶不振。


其實大一時我就是一個活脫脫的懶癌患者,要做的事情總是一拖再拖直到deadline,想做的事也總是“嗯,下次再說”“嗯,留著下次看”到最后被遺忘。好在大一暑假走運找到了變好的契機,于是開始改變,但是變好的路上永遠不可能一順到底。


那這些不想努力的日子怎么過才不至于被荒廢呢?


圖片發自簡書App
知識整理


我這個人有些奇怪,每做一次整理后,頭緒會異常清晰,隨后便又可以滿血復活專注于學習工作中去。一杯奶茶,一首輕音樂,就可以開始整理。可以整理一下學習筆記、電腦文檔,或是寫寫手帳,此時只保持放松即可,不必全神貫注于整理,重要的是在整理的同時慢慢恢復頭緒和心情,以便更好的投入接下來的工作。


收拾房間


整潔舒適的環境往往更容易激發工作狀態,既然現在還不想努力,那就去整理一下桌上雜亂的文件,擦凈電腦上厚厚的灰塵,臟亂的環境常常讓人毫無頭緒,很容易引起惰性的滋生。


看一遍“墊底辣妹”


每次努力過后看不到想要的成果有點泄氣時,我就會抱著電腦躺在床上,再看一遍“墊底辣妹”。沙耶加努力改變現狀、奮發逆襲的樣子總是讓我好像瞬間打滿了雞血似的,一骨碌從床上爬起來重新開始!不得不說這真是一碗和我胃口的雞湯!不過雞湯很多,喝下這碗雞湯短時間堅持的人也很多,但是雞湯不飽腹,如何讓雞湯變成思想的營養品顯得尤為重要。


翻閱從前寫下的文字


趁著一個慵懶的下午,把從前寫下的幾大本日記本翻出來,看看里面記錄的不同時期的心情、想法、喜歡和討厭的人或事,然后被自己幼稚的文字逗得直笑。這些文字常常讓我在不想努力的日子里又記起了自己的初衷,然后清醒,繼續工作。


看看喜歡的博主的動態


我有幾個非常喜歡的博主,她們都來自不同的領域,有的和我一樣是大學生,有的步入職場,有的已經成為了孩子媽,但她們有一個共同特點——把理想的生活過成了每一天的日子。好像她們對待任何東西都興趣盎然,每天都有新鮮的想法從腦袋里bling bling地冒出來。我想最好的生活狀態莫過于對越來越多的事提得起興趣,即使在瑣碎的小事中也能找到有趣的因子。如果一定要問我變好的契機從何而來,那毫無疑問就是她們!


研究一道新的美食


在我的價值觀里,任何美的東西都不可辜負!那些不想努力的日子完全可以被美好的事物填滿。你可以花一個下午的時間呆在廚房研究一道新的菜式或甜點,然后得意地品嘗,然后再能量滿滿地繼續上路。沒有什么比美食更能慰藉心中的空缺感了。當然也不一定是美食,你也可以嘗試一種從沒試過的穿搭風格,做一次從沒見過的美甲,化一次從不敢駕馭的妝容。暫時不想努力,就去嘗試一些新鮮的東西。


不想學習不想工作的日子,就給自己找點事情做做,當然了,得是能激發你能量的事情,如此方能不讓這些事件白白浪費。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