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你身邊有因為對當前處境不滿想改變卻又怕改變的人嗎?你身邊有還年紀輕輕就已經因為很多事情陷入了焦慮的狀態,更有甚者晚上常常失眠嗎?
答案應該是肯定的,或者說這是身邊大多數人的常態,這種情況在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和職場人的身上體現的更為明顯。
小A是我的同事的弟弟,現在即將面臨畢業,每天都被焦慮和迷茫充斥著,在前幾日和我聊天的時候他告訴我最近總是失眠,而且白天干什么事情都像是行尸走肉,對什么事情都提不起來興趣,當我聽到他這樣描述自己現在的狀態時,驚訝極了,在我印象中小A是一個做事情都非常有目標,知道自己下一步該干什么的人,我曾見過他給自己寫的年度計劃,甚至具體到每一個時間段應該做什么事情,可是現在在我眼前的他仿佛是一個完全陌生的,我從未見過的他。
當我再問他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時,他告訴我現在面臨著畢業,考研,考公,就業,這些已經成了他的多選題,他不知道該怎樣才能做出最優選擇,想要考公卻又覺得不想要過著一成不變的生活,想要考研又覺得考研太困難,擔心自己辛辛苦苦付出了一年卻以失敗告終,也擔心考研的同時錯過了好的校招機會,想要直接就業卻又覺得現在的自己沒有什么專業的本領,也不足以應付社會這所大學,他說自己一直在做選擇,一個月過去了還不知道要干什么,白天也無心在聽老師講的專業課,晚上也常常失眠。其實我很想告訴他,人生哪有什么最優選擇,都曾有過迷茫與焦慮,但最終都會在這種惴惴不安中慢慢找到了前進的方向,很想將喬布斯的一句名言送給他:傾聽你內心的聲音。
02
我有一個鄰家姐姐,從小學習成績優異,是我爸爸媽媽口中“別人家的孩子”,但是高考時晚上發了高燒,最終的考試成績并不盡如人意,只是在當地上了一所普通的二本大學,去年畢業就直接選擇了就業,當我問她說你從來沒有想過考研或者其他嗎?她認真的告訴了我,其實當她畢業前的一段時間也是和多數人一樣,迷茫不安,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甚至對于自己之前的人生都產生了懷疑,但是她告訴我那段時間她強行讓自己冷靜下來,并且列了每一天應該完成的任務項,用很長一段時間去了解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最終得到了自己的答案,迷茫與不安也就不存在了。
她說雖然剛畢業的那段時間很清苦,甚至會覺得自己前二十年的書都白讀了嗎,為什么自己要做這些機械系重復性的工作,這時候的她已經有重新陷入了焦慮,而且準備辭職。直到她手捧著辭職書站在經理辦公室時,當經理問及辭職的原因時,她將自己的不安焦慮一股腦的都說了出來,經理告訴她:如果你認為自己的價值在小事上的不到體現,那你就去做大事吧,但是沒有一件大事不是由無數件小事累積起來的,沒有做小事的耐心,那么也不會有做大事的成功。請你回家在仔細考慮一天,如果還是覺得要辭職,那么我會簽字?,F在鄰家姐姐回想起那段經歷說很感謝當時的經理能給自己考慮時間,如果不是那一句話,可能她也不會走到現在,現在的她,已經升為了部門經理,有著幸福的家庭,再也不見當初的迷茫與不安,更多的是對過去的感恩。
03
其實20多歲的年紀,應該是最好的年紀,對于即將畢業的大學生來講,無論是你選擇考研或就業,都是一種好的選擇,你都可以去嘗試你從未嘗試過的事情,看到你從未看過的風景;對于正在糾結是否要離職或轉行的職場人來說,無論是哪種選擇只要是跟從內心深處的聲音做出的選擇,就勇往直前就好,別著急,慢慢走。最后想用作家劉瑜《愿你慢慢長大》中的一段話給正在迷茫焦慮中的你,我,她/他。
愿你有好運氣,如果沒有,愿你在不幸中學會仁慈,
愿你被很多人愛,如果沒有,愿你在寂寞中學會忍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