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幾乎大家都在急于求成,賺快錢,早成功等等一切,這并不是錯,就拿新媒體行業來說,已經百萬人在此崗位中不斷競爭淘汰轉行,對于小白來說,看著朋友圈不斷刷屏的營銷案例,心中不由的感慨到,我也想刷屏,但真正做的時候,真的難,希望自己短時間內獲得快速提升,卻沒有人帶,知識付費成了不錯的選擇。
從咪蒙的月入5萬課,到網易運營的方法論,朋友圈都爆了,也是利用了人的心理進行的,都想學到大廠或大咖的工作經驗,從此升職加薪,在次基礎上用的是二級分銷機制,如果有人掃了我的碼,我還能賺一筆呢,花點錢真心值了。
我朋友圈就不少買的,然后我“采訪了”他們的觀后感,課程的質量怎樣,達到心理的預期了沒?
答:適合小白聽
答:講的不錯,值得學習
答:細節做得挺不錯的
答:營銷思維值得學習
答:水...太水,粗略的分析一概而過
答:基礎性的內容了,只有框架
答:..........
回答不一,也正常,工作經驗年限不同,想法不同,但想一下,花一張電影票的錢就能聽大廠的工作方法論,你能聽到多少?商學院MBA花幾十萬,你能學到多少?
這兩年的知識付費越來越泛濫了,都想分一杯羹(撈錢),但是放眼一看,講的最多的也就是類似這種:
互聯網營銷技巧,從入門到高手快速成長
30天學成文案大師
15天策劃出火爆朋友圈的活動
一場活動增粉10W+
..........
像這些課程,價格也算親民了,幾塊,幾十塊。
說實話像這種課程的特點是,在短時間內按照思維難操作,而且效果沒辦法檢驗的。
知識付費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換個角度想一下,你能把自己的營銷套路,9.9賣出去?
策劃過成功活動的都知道,不是每次刷屏活動都能成功的,有可能策劃100次,1次成功刷屏也是幸運的,其實不難發現,越是理論派思維越能讓人接受,越是直白的越是讓人懷疑。
買完后抱怨,怎么沒效果啊......但一部分人的心理是,我花錢了,課程也買了,還想讓我學?
前天有幸聽到圈子文化CEO、南寧圈創始人甄妙的分享
他曾經策劃過的刷屏事件:
不懂為什么,就是突然想打個廣告
蘇寧818
毛巾哥事件
共享男友與共享女友
在外行人看起來非常厲害了,簡直是大咖了,相信甄總開個付費課,報名的也不會少,都認為策劃出的刷屏事件是靠所謂的營銷思維,這只是一部分而已,聽甄總分享的策劃活動過程,沒火的占了80%以上,所以做一次火爆的策劃活動,不是這么簡單的。
這就是為什么前幾天的有效套路,到了今天就不好使了,同樣的標題,別人的10W+,我的卻沒人看?
講師不會把所有的告訴你,因為他們的成功不是全靠著課程來的,更多的是花時間去積累,加上運氣好,即使告訴你方法了,你依然無法到達對方的境界,經??吹脚笥讶Φ男撵`雞湯,成功是可以復制的.........你復制個我看看?(不要鉆牛角尖)
大家都有一個心理,同行都在學,萬一錯過了有用 的知識點,自己就虧了,堅決不能落后,相信學完后我比別人掌握的知識點更多。
真正的知識付費,不應該是急功近利的,應該是授人以漁,對于購買課程的用戶來說,如果沒有主動參與進去和思考,就很難實現所謂的知識付費的真正意義。
知識付費產品不應該只是形式,內容和構建也非常的重要,用戶的參與和及時反饋,對產品來說非常重要,運營的意義說法不一。
我的理解是:運營是為了給用戶提供一個更好的產品
知識付費有很多的可能性,精品內容+服務會篩選掉一批,盜版付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