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打開訂閱號,首先看到咪蒙這個自媒體紅人更新了一篇《不敢嫁,不敢生》的文章,覺得還是比較有意思的,一點感想如下:
開篇咪蒙就說“女生在職場上,越來越被歧視了”,表現在:現在的企業越來越不愿意招進未婚未育的女性,即便是已婚已育,即便有經驗,也寧愿要沒經驗的男生,因為提防著要生二胎啊!
接下來,咪蒙又舉了一些實際的例子來證明現實職場對女性,真的是越來越苛刻,越來越惡劣,越來越歧視了。
導致的結果是什么?“越來越多的職場女性,不敢生孩子了!”
昨天是三八婦女節,我所在的幾個微信群里,都是一片“女神節快樂”“女王萬歲”的歡樂祥和氣氛,簡直普天同慶,還收到幾位男士群發的節日紅包。幾個著名公眾號里更新的全是女性自主,女性自立,女性解放的文章,看起來,女性的社會地位,以及男性對女性的尊重度都普遍提高了!
今天這篇文章,可以說是再度被拉回現實,所謂的尊崇女性不過是假象罷了,只要沒觸及根本利益,喊幾聲女神,就讓女人歡心,是多么劃得來的事情呢!
更不要說,商家借機掏空女人的錢包呢?
那么,現狀如此,我們女性何去何從呢?
這里插一些我對自身現狀的思考,自從15年底事業單位辭職,主動丟掉了貼飯碗,我才真的算是“步入了社會”。
首先面臨的就是家庭和職業的抉擇,帶孩子還是拼職場,這個問題擺在面前時,我都是先選擇了孩子。去年上半年的時間都是陪著孩子,下半年進到一家私營企業,剛剛找到了一點感覺,又面臨孩子和職場的二次抉擇,孩子又成為我的不二選擇。雖然,老板很人性化的考慮到實際情況,讓我在家里工作,可以兼顧家庭和孩子,其實,長久不接觸工作場合,我已經被邊緣化了,也意味著我在該公司的職場之路已經中斷。
前段時間,都在議論華為要裁掉34歲以上的員工,一度炒的很熱,讓不少30+的職場人都憂心自己的職業發展。
其實,要我說,只要自己強大,有能力,30+,40+又何妨,關鍵是,你有留下來的本事嗎?
咪蒙今天的文章也說了女性最根本的出路是“把自己變得強大,在職場上才有議價權”,我深深贊同!
如何讓自己強大?
第一,建立自己的不可替代性。
其實不管是生育前還是生育后,讓自己在職場上變得更專業,更牛逼,讓老板依賴你,沒你不行,都是必須的!把自己的競爭壁壘抬高,跟老板相對時,才能有更多加碼的空間,即便因為生育短暫的離開職場,老板也會等你回來的。
以前,25歲的時候,不懂得自己要的是什么,更不懂如何規劃自己的人生,白白的浪費了很多時間,到了30+才終于明白:沒有規劃的人生注定走的跌跌撞撞,注定是低效的,注定是被時代狠狠摔在后面的。所以啊,趁早明白過來,為自己的將來謀劃,真的是特!別!重!要!
第二,無論生孩子還是養孩子,保持學習!
保持學習,保持持續的成長,保持精進的習慣,要是能做到,不要說在職場,就是在媽媽們之間,你也會顯得獨特。
我們往往在職場上,因為工作的壓力,或者工作的需要,或者同事之間的競爭,會比較能保持學習的狀態。
但是,一旦脫離了職場,成為一個全職媽媽,往往就很不容易再保持這樣的狀態。
一則是帶孩子并不輕松,每天圍著一個小屁孩轉,哪有時間精力去學習呀!二則長久的脫離職場,就把學習的心給懈怠了,三則碰上不支持你的家人,他們只希望你帶好孩子,看什么書,上什么課程?林林總總的原因,讓離開職場的女人,越來越變得與時代脫節。
最后的結果是什么?你在家里成了最不“潮”的那個,你在職場也失去了自己的位置。
所以,即便是帶孩子累,即便是別人說三到四,即便是學習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你也要打起精神,保持學習的狀態。
其實,如果不學習,連孩子都帶不好呢?孩子的成長很快,面臨育兒中一系列麻煩和棘手的問題,不學習一些新的育兒理念,育兒方法,真的搞不定呢!
所以,做一個愛學習的媽媽,讓自己一直保持學習的狀態!
反觀自身,從1月份以來,因為還要處理一些工作任務,我自己學習了公眾號的后臺操作,學習了簡單的圖片制作,每天必須看一些比較好的公眾號更新,抽時間閱讀一些書籍,目前,最主要的是育兒,因為我發現我真的越來越搞不定我家的“熊孩子”了!
第三,做好重返職場的充分準備。文中有一句話說:“企業是為你的能力和價值付費,而不是為你的年齡付費。”重返職場,意味著要與很多的同齡人競爭,與更多的年輕又優秀的新人競爭,意味著重新 確立自己的價值。
你的價值誰來確定?一方面是市場確定,一方面是自己確定。
在重返職場之前,把自己打磨好,拿得出手,才能在職場競爭中贏取一席之地。
剛才已講說了,目前我的狀態并不利于我的職業發展,但是,我看到了自己在劣勢中還有突圍的機會。因為我有兩點很突出的核心能力:一是專業能力,二是學習的心態和習慣。
我在為自己重返職場默默做著準備,為的就是有一個華麗的轉身。
即便現實殘酷,困難重重,我們還是要為自己的未來好好籌劃,把自己變得強大,遇見更多美好!
一個向往自由與美好的30+女性
與你分享,
職場、家庭、育兒、個人成長的點滴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