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經歷的推廣普通話運動
中國有五十六個民族,八十多種語言,三十種文字,這么多然要互相交流,推廣漢語和普通話,自然是合情合理的事情。上世紀七十年代后期,我在農村和爺爺和奶奶生活到上小學三年級,那是候已經在學校推廣普通話了。雖然我小學老師的普通話不標準,但她卻非常努力地用普通話教我們
。
八十年代,我到西安上完小學和高中,語文老師都用普通話教書,其他科目的老師,有的用陜西方言,有的用不太標準的普通話教書,有的老師上課用普通話教書,下課的時候,用陜西方言跟我們說話。校長時不時會用不太標準的普通話提醒大家說普通話,我們就嘲笑他,還用你提醒?你的普通話還是醋溜的?!上大學去了北京,
剛開始普通話不標準常常讓我羞于開口,后來很快就學會了標準的普通話,記得一次放假回西安坐公共汽車,售票員一口方言,聲音大,態(tài)度差。我用普通話跟她說話,她頓時客氣了不少,
讓我覺得非常得意。
如今在西安普通話已經推廣得很好了,因為普通話不好的人很難當老師。記得上次回家,我跟一位二十多歲的年輕人用方言問路,他用標準的普通話回答我,外甥女說得一口標準的普通話,可是一想到這些年輕人連陜西方言都不會說了,倒覺得是一件很遺憾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