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圖上放到我的朋友圈,良久收到各種評論,我一一翻著,回復,打下字,又一一刪掉,額……實在不行關我小黑屋啊,哈,其實,我沒有跟任何人解釋說,這是我最近在重溫的一本書《你好,舊時光》里余周周說的一句話,其實還有一段話我也很喜歡,我放在圖二里。
這段,后來,成了一句歌詞。
第一次看《你好,舊時光》是在剛剛看完《橘生淮南》,正好是八月長安振華三部曲,無奈看了幾章就沒看了,后來去看了振華高中的另外一本書改編的電視劇《最好的我們》,前幾天,和郝丑丑爭論余淮和路星河誰更適合耿耿的時候,突然看到一句,祝你萬事順意,就突然想起了這本《你好,舊時光》。
?萬事順意,這四個字是余周周寫在林楊初中畢業通訊錄里的,看到這四個字的時候,就覺得這真是很好的祝福,藏心的祈愿。
?有沒有那么一個人,你想跟他說,祝你萬事如意,就像小心謹慎的忘記寫這四個字一樣。
?算了,不討論其他,說說關于最近的我,我自己。
?我不知道什么時候我開始養成一個習慣,發完一條動態,幾個小時之后,僅對自己可見,我想,我只是想記錄下當時那一瞬間我的感受,遇見,每一個邂逅吧,沒有說為誰去看,只是給我自己留個印象罷了,畢竟我是屬于腦子不太好的那種人,記不住東西。
一直在說,我是那種零聊天的人,從不聊微信,不聊QQ,意識里有急事打電話幾句話說完就好,聊天是個跟浪費時間的東西,所以,我的通話記錄撥打里除了我爸就是我媽,這個是思念。
因為這個習慣,我能收到的電話寥寥無幾,娜小浪,瑞姐,還有遠在大河北也不曉得北京的俊熙,俊熙是我僅存的電話里的獨一無二,他可以把我不用一年的手機號打到最后真的不在服務,我記得我剛回鄭州的時候他打電話過來問我怎么想的?后來他自己一個人開車去天津浪的時候我也這么問他,我記得他每次電話過來就不是論分鐘,論小時,我很好奇明明可以微信,他為什么要長途陪我聊他今天做的什么菜,遇見什么樣的前任,今天碰見了誰,工作的時候調來如何如何奇葩的領導……
曾經,很長一段時間,我抱怨他,嘮叨,總覺得他有很多說不完的話,何況他說話和王自健一樣一樣的,對,就是今晚80后那位。
我不喜歡打電話,當然,我發動態,發很多很多,我覺得那些我當時記下的那些所思所想所遇見,都是我生命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只是想儲存下來,而已,僅此而已。
因為做設計的屬性各種加班,每一次下班的時候從冬天到春天,再到現在,似乎永遠見不到太陽,從辦公室出來天就是蒙黑,路過小區操場的時候,上面有個很好的坡,每天路過,就能看到一群六七八歲的孩子,一人一個滑板車,帶著彩光的那種,從那個大坡上沖下來,過程中腳還一直在下面推動滑起,全全是一種“沖啊!”的氣勢,第一次見到這個場面的時候七八個小孩往下沖,我站在那里真真是嚇到了,腦子里跟電視劇一樣,不是我心里陰暗,我第一反應里都是摔趴在地上,胳膊,膝蓋,各種云云,想想都心疼。
所以,我就那么佇在那里,看著他們,想象著他們不怕疼么?不怕摔么?不怕撞到人么?現在的我讓我騎著自行車從上面沖下來都定然會隨時握著剎車,那一瞬間,我似乎忘了他們怎么會怕呢?他們是孩子啊,天不怕地不怕的孩子,摔了,哭一下,下一秒爬起來繼續玩,肆意奔跑,對什么都永遠充滿好奇。
不像現在的我們,碰傷到自己的東西扔的遠遠的,怕疼,怕摔倒,所以什么都學不好。
年前玩雙翹,好不容易會上板,會拐彎,會刷街,到做動作的時候不會,怕疼,不玩了,年后入手輪滑更怕摔倒,一直放著,這幾天想開始玩長板,沒有入手自己對自己就是一陣冷笑,我這是要作什妖?如果,現在的我是小時候估計就學會了吧,畢竟什么都不怕。
我想寫文字,想畫好畫,想做好電臺,想玩長板,想學韓語,想減肥,想成為很好的設計師,可是,這一切似乎都停在了想上。
寫到現在這,我停了下來,寫上綜上,估計很多人該說,想就去行動啊,額……我就是寫寫,寫給自己看,不用你說,不用你指點,道理這個東西誰都懂,所以,沒必要說給我聽,我所有的好聽與不好聽都是說給自己。
再想寫點什么的時候,突然不曉得說點什么,凌晨半點,我去洗了個頭,貌似從大學開始我就喜歡上了大半夜洗頭,還不用吹風機,兀長的頭發濕漉漉的埋在枕頭里,沒有什么,知道這個習慣不好,不過,自身,習慣,喜歡,而已,至少這樣第二天頭痛不會說我不會照顧好自己,是自己洗完頭發沒有吹頭發而已。
好了,晚安,對了,我的茜妞,這個五月真的就要結婚了,她在朋友圈里公布要結婚的時候,娜小浪就給我語音說,你有沒有想起《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
我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