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寫我心活動,不知不覺已經堅持寫了17篇文字了,雖然都很垃圾,卻也算是有了一份交代。
丹麥鼓勵我,說我寫得樸實而真實,結尾有勵志作用。在我覺得自己的文字很糟糕時讓我堅持寫下去,不要為取悅別人而寫。很感動,在學習寫作之初,這是很重要的動力。
認真回想一下自己的狀態。用褒義詞來形容自己,叫興趣廣泛,用貶義詞來說就是博愛。什么都喜歡,比如文學、音樂、詩詞、書法、畫畫…都想去學習,可是人的精力有限,無法樣樣都學,該如何取舍,曾經讓我糾結很久很久。
記得二十多歲時,每天的學習計劃里必做的項目就有十來項,可想而知,只能淺嘗輒止,最終一事無成。被放棄的愛好,如今數來,還是有很多不舍,比如吉他、畫畫、篆刻、運動…如果時間夠的話,依然想一一拾起來。
沒結婚之前,每年的年三十晚上,必做的一件事就是總結自己這一年來得與失。大多都是計劃宏偉,成果微小。然后在懊悔中計劃明年的計劃。
如今都到不惑之年了,雖然也有一兩件事堅持了下來,也算是小有成績,但心里卻不曾有成就感,隨著年齡的增長,越發看到計劃和成果,更多的是走下去,隨他去。
二十多歲時剛學書法之初,定的計劃就讓自己崩潰:四十歲逼真,五十歲亂真,而后行萬里路,周游天下。三句話,就定了二十年后的某一天。
如今第一個計劃總算有了一個結果,還算如意,第二個計劃也已經開始了。目前來看,頭開的不錯,希望自己能走到最后。
但是隨著書法的學習,越來越感覺到讀書的重要性。而我平時讀書習慣不好,基本都在讀書法類書籍,而且讀書的范圍也比較窄,多以技法為主,心里明白的東西,也都是自己悟出來的。
很多道理心里越來越明白,想表達的語言卻越來越蒼白。這也是自己這兩天看自己的文字感覺煩躁的原因。不是心里沒有東西寫,而是語言的蒼白讓我感覺無助。看到群里同學的文字是那么優美時,真得特別羨慕。
尤其看到丹麥同學,一天看完一本書的速度,更是令我驚羨。啥時我也能做到她這樣的“牛”?丹麥說,堅持寫一萬小時,就會發生質變。我掏出計算器捯飭了半天,如果按每天兩小時來算,至少要寫13年多。
看來什么都不用說了,寫才是硬道理!這應該就像書法一樣,所有的技法都是浮云,寫起來,寫下去才是硬道理!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一直牢記此話的我,盡然沒認認真真讀過幾本書!著實可憐可悲可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