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席在農(nóng)村其實就是隨禮,我平常很少帶孩子參加。說老實話在孩子們小的時候嫌他們累贅,還有我是那種不讓孩子太舒服的那種媽媽,特別在人多歡聚的場合,重復(fù)地提醒孩子要張得開嘴,得體大方,特別見到長輩,說話要有禮貌,其實多參加人多的場合,也是孩子們見世面,學(xué)會與人交往的絕好機會。可有一次帶孩子回農(nóng)村隨份子,卻改變了我的想法。
記得那一年兩女兒放假,正好一遠方親戚送了個請柬,不是結(jié)婚就是生孩子過滿月,正好二個女兒的功課也做的差不多了,那一年姐倆一個十二歲,一個十歲,哄她倆說去農(nóng)村看小動物,一同前往。
當然到了目的地先寫禮金,人很多,兩孩子到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很興奮,表現(xiàn)也不錯,彬彬有禮的,我也很高興,想著以后得多帶孩子們出來,也是鍛煉她們的絕好機會。老小又追著要看小動物,我只是在主家左右追著雞鴨狗玩了一回,我怕她倆失望,偷偷的告訴她們一會吃大餐。
大概在接近十二點的時候,辦事的主家拉了掛鞭炮,人們陸續(xù)從各個方向聚攏而來,總理安排圍桌,我和兩孩子和幾個陌生的婦女按排一桌,因為板凳不夠用,兩女兒把坐位讓給兩年長的婦女,約莫過了幾分鐘,跑來兩個十多歲的男孩,喊了其中兩個婦女叫媽媽,于是影相出現(xiàn)了,兩個婦女都起了坐讓給自己的孩子,自己立著,不一會上菜了,每一盤菜上來,兩婦女都爭著搶著先夾一大筷子放在自己孩子眼前,十幾個菜上完,中間的盤子所剩無幾,兩個女兒有點蒙圈,從來沒看過這種架式,小女兒扯扯我衣角,附耳問我:“媽媽她們很窮嗎?,她們都沒吃過?"我嚴肅地回答:“是”,這是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謊話…
那天我們娘三個的確都沒吃飽,在回家的路上,大女兒斗膽問我,媽你為啥不搶,你不如他們的媽媽愛我們,我一時語塞。
從那次之后,一直到他們長大,我再也
沒有領(lǐng)孩子們?nèi)ムl(xiāng)下做過席。
十幾年過去啦,孩子們都長大去大城生活,偶爾的去鄉(xiāng)下隨禮,只有我一人參加,做為一個旁觀者,我不能說這種情景完全消失,但真正吃出素質(zhì),吃出文明,還有一段路要走。但是吃飯時媽媽站著,孩子坐著依然存在,好東西讓孩子吃足媽媽再動筷仍然司空見慣,我真為這沒有原則的母愛感到擔憂。
我理解母愛是無私的,如果愛到孩子不懂與人分享,不懂得敬老尊上,那是溺愛,是畸形的愛,這樣會害了孩子,可悲的是個別母親渾然不知。
如何愛孩子,教給孩子有能力去愛別人,這是一個嚴肅的課題,希望你我母親們提起絕對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