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小小兜
據說在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夫婦登上了陽朔的月亮山,由衷地發出了一聲贊嘆,“上帝經陽朔太多了”。
月亮山在陽朔非常有名,因山峰有一個貫穿山體的大洞,就像一輪明月鑲嵌在山頂一樣,由此得名“月亮山”。如果去了,一定要記得走山南的賞月路,這樣我們能觀賞到圓月,半月,眉月等各種月亮形狀的月洞。
說到這月亮山呀,不得不提一個人,她就是“月亮媽媽”徐秀珍,78歲會說11門外語。從最初普通種田的農婦,到如今年身價百萬的名導游,這條路到如今她已經走了17年。
1995年,陽朔地區的旅游產業發展起來,因景色優美,吸引了很多外國游客前來旅游。當地旅游業的興起,為當地的人獲得了除種田以外更輕松一些的工作,比如賣水給游客。
徐秀珍也跟隨大流,放棄種田,開始賣水。剛開始賣水的時候,她吃了不會說外國語言
的虧。徐秀珍發現那些會說一點外語的商人,明顯銷量要比她的好。
處于想多賣點水的初心,吳秀珍開始了自學外語的生涯。小學三年級的學歷,會寫一點簡單的漢字,不會發音外語,就用相近發音的中文漢字代替。比如,明信片是postcard,她自己轉成中文“坡是卡爾的”。
賣水的時候,會有很多外國人問路,有時候手比劃不清楚的,她會直接免費幫忙帶路,在帶路的過程中,她會逼迫自己用外國人使用的語言交流。憑著這股毅力,她慢慢學會了英語,法語,德語等11門語言。
1998年,吳秀珍50多歲了。只有小學三年級學歷,但熟悉當地環境的徐秀珍,憑借著會說英語等優秀條件,被當地部門破格頒發了“導游證”。
2002年,吳秀珍帶領兩名加拿大的學生上山旅行,其中一個學生突然中暑,吳秀珍立馬拿上自己隨身攜帶的風油精,給那個中暑的學生抹上,最后還為他刮痧。
兩名學生對此很感激,要付酬勞,吳秀珍拒收了。兩個留學生走的時候,在吳秀珍的游客記錄本上,用英語寫下了“MAMA MOON”。從此,吳秀珍“月亮媽媽”的稱呼就在當地傳開了,現在幾乎無人不曉。
“現在陽朔的游客越來越多,很多導游都會外語,但是會說11門外語的只有我一個。”徐秀珍自豪地說。
《生活大爆炸》里有這樣一段話:那些你獨自一個人度過的時間,比如組裝電腦、或者練習大提琴,其實你真正在做的是讓自己變有趣,當有天別人終于注意到你時,他們會發現一個比他們想象中更酷的人。”
吳秀珍奶奶就是這樣一個在別人不經意,變成了一個超酷的人,并且遠超很多優秀的人。很多大學生知道她的事跡后,都直呼大學白讀了。
現在說得云淡風輕的吳秀珍奶奶,在她那些獨自走過的歲月里,其中的苦只有她自己清楚。
看完吳秀珍奶奶的故事,我突然理解了撒貝寧曾經說的話:千萬不要相信“人生不能輸在起跑線上”這種話,只有百米短跑才在乎起跑線,人生是場馬拉松,誰能堅持到最后才是關鍵。
有多少人會認為自己的一生已經定型了?這就是把自己的人生當成百米沖刺了呀,過去的歲月就是那條起跑線,在限制著我們自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