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一位以前的同事來我家看寶寶。一見面,時隔三年未見的我們,促膝聊了很多。
她說起她的婚姻,讓我錯愕不已。
我們還在一起工作時,她還在戀愛中。男朋友是獨生子,父母是生意人,家境殷實,有車有房。尚未結婚,對方父母對她視同己出。
當年我單身,又是外地人,曾無比羨慕她的好命。
聽說她結婚后,老公去外地做生意,幾個月回來一次,他們聚少離多。因為老公不在家,她就搬到宿舍住了,公公婆婆就把他們的房子出租出去了。一年幾萬的租金,公公婆婆沒有給過她一分錢。她氣不過,就去問婆婆要。婆婆說:這房子是我們出錢買的,當然房租也是歸我們。
她恨的咬牙切齒卻無法反駁。
一年前,她生了孩子,孩子出生落地就由奶奶照顧,而她一身清閑。現(xiàn)在孩子一歲多,找奶奶不找媽媽。
她告訴我,她可能會離婚!
夫妻間聚少離多,感情變淡。耐不住寂寞的她,開始向外尋找刺激,而她的老公,也已經(jīng)覺察到。他老公在監(jiān)視她的行蹤!
我曾經(jīng)很羨慕的婚姻、家庭,怎就變成了這樣?在這樣的關系里,還有什么信任?還有什么幸福可言?
婚前婚后,她享受的都是現(xiàn)成的,自己不努力就能擁有別人奮斗多年才能得來的一切。然而,那些終歸是別人的,別人不想給時,你要也要不來。你去要時,反而丟了尊嚴。
還有另外一位朋友,隔三差五跑來找我聊家常。
聊來聊去,無非就是,他們老家有房子,要月月付房貸,現(xiàn)在這里是租房住的,還要交房租,還有車貸,每月夫妻兩個人的工資不夠花,沒有結余,日子過得特別緊巴。公公婆婆也沒錢給他們買房。
她每次抱怨到最后總不忘嘆息一聲:哎,生活太不幸了!
聽多了,不勝其煩的我鼓起勇氣嚴肅地對她說:
“你以為嫁給有錢的家里就會好過嗎?哪個有錢人家的公公婆婆不對媳婦百般挑剔?嫁給有錢人家,也許不缺錢,但可能你過的極不自在,公公婆婆不給你說話權,你會很沒地位。你做什么事都得看他們臉色。如果你真的嫁給了有錢人,說不定比現(xiàn)在還痛苦!
想過的好,還是自己賺錢,年輕力壯的,又有學歷有經(jīng)驗,過不了幾年,你想要的都能買得起??孔约簥^斗得來的,才過得有底氣,心里踏實!別老想著靠父母,靠別人過上好日子!”
她非常驚訝我會跟她說這些,她馬上附和道:“那我現(xiàn)在有家庭、有孩子,父母也都在,已經(jīng)很幸福了,窮點又算什么呢,對吧!”
是的。想過的幸福、舒服,只能靠自己。
前幾年有個辯論題:你是想坐在寶馬車里哭,還是坐在自行車上笑。
然而,我一個都不想,這個辯論題,設想的概念太極端,本就沒有辯論的價值。
我沒見過在寶馬車里哭的。因為能坐上寶馬車的,很可能是人家自己買的車。即使是男朋友的車,或老公的車,那人家也有長期做寶馬的實力,坐得不心虛。
所以,嫁給有錢人,又過得平靜幸福的人,自己本身也是實力派,只不過是選了一個門當戶對的對象。本質(zhì)上,幸福還是自己創(chuàng)造的。這種人,大多既能在寶馬車里笑,也能在自行車上笑。
換個角度看,寶馬又怎樣,沒有寶馬,可以有大眾啊,有豐田,可以有艾瑞則啊。買不起豪華車,自己可以買得起普通車,也不至于在自行車上瑟瑟發(fā)抖。自己努力就會有車坐。
我想,即將結婚的女人,已經(jīng)踏入婚姻的女人,嫁給窮小子的女人,還有嫁給富家子弟的女人,都該有個覺悟:嫁人,并不是女人人生終點;嫁給有錢人,更不是幸福的保障;嫁人,是女人人生的新起點,與另一半共同進步,共同成長,創(chuàng)造屬于夫妻自己的財產(chǎn),相互理解,扶持,一磚一瓦筑起情感的長城,才是幸福的根本保證。
女人,妙齡新婚也好,銀發(fā)花甲也罷,幸福的主權,都該握在自己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