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特別喜歡的一部國產電影,《七月與安生》,沒有任何跟風的成分,只是覺得周冬雨突然演技爆棚,笑起來真好看,笑的人心都酥了。
這部電影,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找到影子。沒有普遍電影里青春期的墮胎,流產,以及紋身打架酗酒。
有的是兩個人愛上同一個男孩,一個隱忍,一個奔放。
關于這個男孩的塑造,大概是某一特定時期,我們都會喜歡的。學習好,長相出眾,熱愛運動。在我們的學生時期,每個班或者每個年級都有代表,這時候,也許會出現愛情的萌芽。
我想說,在學生時期我也喜歡這樣的男生,耀眼,引人矚目,但我那個時候沒有喜歡上任何一個人。
后來,一直很喜歡穿牛角扣大衣的男生,留著韓國男生的發型,桃花眼,好看的手指,讓人感覺暖暖的。
但現在,卻喜歡溫暖,踏實,有寬大的臂膀和胸懷,讓人想要依靠的男生。
大概就是一開始想要戀愛,現在卻想要婚姻。
戀愛,兩個人喝杯奶茶都幸福,在一起吃食堂都幸福。
婚姻,考慮的卻很多,好像現在選擇一個可交往的對象,摻雜的考慮更多。
就像20出頭喜歡夜店的紙醉金迷,接近30歲,卻渴望為自己亮起的一盞燈。
就好比,大學戀愛喜歡轟轟烈烈,戀愛失戀分手,恨不得人盡皆知。工作幾年之后,各大社交網站也許覓不到一丁點兒私生活的狀態,冷不丁就領證了。
這只是個別人的對待感情的狀態,無法評論說好與壞。只要當事人愿意,那旁人的觀點幾乎沒用。
一句話說的好,如果一個女生戀愛了,你會從她的只言片語感受到戀愛的甜蜜,同樣,一個男生戀愛了,也會忍不住昭告天下。
用一句話,來倉促的結尾,他的朋友圈有你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