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前
我跟我媽打電話時,我媽滿腹牢騷地在吐槽我爸不做家務就出去打牌。
家中,我爸一直都是一家之主,比如要求他先做家務再出去打牌這種事情我,我是往往不敢想的。我問家里是不是缺錢了,我爸要我打1000塊錢給他,我媽跟我說,不要信他的。
我就給我爸轉賬 1500元,留言:先搞完衛生再出去打牌。
我爸沒領這個紅包,具體內心想法未知。
三年前
三年前的時候,我爸肺結核復發。我當時在外工作,要求他自己去醫院檢查,死活不愿意。
后來是趕上元旦,我才陪他一起去醫院看病。
當時,他聽醫生描述他的病癥的時候,就像是一個患了錯的孩子。
當醫生給他打針的時候,眼睛瞇成一條縫的時候,就更像一個孩子了。
大一時
那時候,我爸還是工地上的一個建筑工人。我閑得無聊,去工地上跟他一起去干活。他負責開升降機的開關,我負責用扁擔將磚和水泥灰挑到三樓。
白天36度的高溫
晚上翻來覆去,皮膚炸裂的感覺。
這種日子,細皮嫩肉的我僅僅支持了6天,每天85元,合計85*6=510元。
我忍受不了,就跟包工頭講這磚太燙了,我搬不了,然后就回家了。
高一時
我是沉迷網絡的網癮少年。晚上,我爸和我媽到當時鎮上的網吧來找我。
我被我媽扇了幾個耳光之后,人都懵了。
在回家的路上,我爸跟我說:“不回家,也得跟家里打給電話。”
初中時
我不太記得叛逆期的我,是怎么個無法無天了。
當時,正值午飯時間,我手里還端著飯碗。
忘了怎么惹到我爸了,然后我爸操起皮帶就追趕我,我把手里的碗一扔,沿著田間小道,撒腿就跑。
我還是太年輕了,慌不擇路,踩進水稻田,敏捷-10,速度-10。
最終結局,就是被我爸拎小雞的方式拎回了家。
我父親手中的皮帶沒有用上,嗐,就是用來嚇唬人的。
年少時
說年少時,就有點忍不住想爆一點家丑。我外公外婆一直都夸我爸孝順,結果三天前的電話里面,我媽就吐槽我爸竟然讓我外公外婆走路回家。
年少時,家里經濟條件受限,我們是走路去我外公外婆家,就會經過各種零食店。當我往我自己的褲袋子里面塞一個未付款的橘子的時候,我爸看到了,對我發出了制止的眼神。
之后:不可偷盜便成了我行事準則的一部分。
行文后記
以時間倒序的方式,去寫自己的父親的時候。會發現時間越久遠,記憶會越來越模糊。
縱使我身體發膚,受之父母。我也沒有辦法對我爸一頓亂夸。
昨天,我問我朋友:“你會用擁抱去跟父輩表達自己的情感嗎?”
她說:“不會”。
今天,另一個朋友跟我講:“我爸也是,不是網上拖拉機就是刷抖音,沒啥可寫的。”
這些真實的情感,會讓我們意識到父母的行事風格會越來越像個孩子,
也意識到父母并不是萬能,是有種各種小毛病的普通人。
但是,不變的是——他愛我。
原文發布于公眾號【60分加油站】,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