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心理是極其復(fù)雜的。在損失的時候,會因為“反射效應(yīng)”,偏好風險,想賭一把;在收益時候,會因為“確定效應(yīng)”,厭惡風險,見好就收;但如果收益實在很小,又會因為“迷戀小概率事件”,從厭惡風險,反轉(zhuǎn)為偏好風險,想博一把。
比如今天我想送你一件禮物。a是2元現(xiàn)金? b是一張花費2元買的彩票。這張彩票中獎概率當然很小,但據(jù)說它最高獎項是500萬。你選擇哪一個?2元是確定收益,彩票也有可能一無所獲。但為什么會選擇彩票而不是確定的兩元錢呢?這是因為,2元是很小的收益,而僥幸心理會讓你認為,損失2元的確定效益也不大,可萬一中獎了呢?確定效益、反射效益、迷戀小概率事件,這三種心理,交織著左右人類面臨“得失”時的復(fù)雜心理活動。
運用:
航空公司,用戶積攢了很多的積分,對公司來說,會積累很多的兌現(xiàn)風險,所以為了盡快讓顧客把積分用掉,怎么辦?比如“積分抽獎”,用99個積分,抽取某些個獎品,萬一中了呢?
做淘寶,想吸引大家關(guān)注,怎么辦?比如“1元秒殺”,上午10點整,推出3只1元秒殺的某件產(chǎn)品。很多用戶可能忍不住等不到10點就來秒殺了。
餐廳面對各類免疫力的活動方式,想要吸引顧客來消費,怎么辦?比如“搖骰子免單”,當骰子呈現(xiàn)一樣數(shù)字的時候免單,因為迷戀小概率,導(dǎo)致同樣優(yōu)惠1元錢,客戶會有優(yōu)惠了3元、5元,甚至10元的獲得感。
還有那些應(yīng)用?
買股票時,人的后悔有兩種,一是“我猜對了上漲的趨勢,但沒有買,錯過了賺錢的機會”,另一種是“我買了,但趨勢猜錯了,賠了錢”。那么,面對這兩種后悔,那一種會更后悔呢?顯然是第一種,因為我們平常也會面臨這樣的問題,要是當年我選擇怎樣怎樣現(xiàn)在肯定會不一樣,你看,這類后悔所持續(xù)的時間會伴隨很長時間,面對100%確定的收益自己卻沒有買的后悔就和煮熟的鴨子竟然飛了你說讓人恨不恨,后者更讓人安慰些不是嗎,當然真的出現(xiàn)損失的時候往往我們會怪自己運氣不好或者尋找其他借口。
淘寶為了讓支付寶有社交屬性,也為了在紅包大戰(zhàn)中搶占風頭,開啟了集??ɑ顒樱脩糁灰R五福卡(五個虛擬幸運卡)就能平分春晚支付寶2億大紅包。因為迷戀小概率事件,大家開始求助好友賜福卡,一段時間??M天飛,即使在所獲得紅包金額上,大家心知肚明。
某家裝公司,舉辦活動,為了提高下定金額和調(diào)控氛圍,凡下訂金滿2000元就可以獲得一次砸金蛋機會,以此類推。金蛋里面最高獎項是價值5999的家電大禮包...,這個其實也是利用迷戀小概率事件,相對于5999的誘惑,2000的成本總是要是要花在裝修里面的~
忘記一個娛樂節(jié)目叫什么,就是知識答題闖關(guān),題目會越來越難,當然獎品也是越來越豐厚。條件是如果答錯,之前所獲得的獎品也將被清空,而如果答對,眼前的大獎即可拿回家。雖然說多數(shù)人選擇了適可而止,但還是有不少繼續(xù)往前創(chuàng)的人。面對確定收益,有人偏好見好就收,面對誘惑很大的時候也有人選擇偏好小概率時間而去搏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