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憂雜貨鋪》,一本關于助人自助的小說。
作者東野圭吾回顧寫作過程,發現自己始終在思考一個問題:站在人生的岔路口,人究竟應該怎么做?
每個人時刻都在面臨選擇,小到吃飯睡覺這樣的生理需求,大到自尊和自我實現這樣的高級需要。
人生就是一系列選擇的結果,今天來自于昨天的選擇,明天來自于今天的選擇。
因為未來的不確定性,因為未來無法預知,所以難以選擇。
煩惱,困惑是因為不知道如何選擇,向左,向右,還是向前走?
當內心迷茫,沒有方向,就需要傾訴,就想尋求外界幫助和他人支持。
浪矢雜貨店就是這樣一個為人解憂,提供支持和指引方向的地方。
在一問一答的信件往來中,成為咨詢人生命里的重要他人,使他們在重要關口做出自己的選擇。
在繼續擊劍還是照顧戀人中難以抉擇的咨詢人奧運候選運動員靜子,看清自己,懂得戀人,擺脫迷茫,遵從夢想,了無遺憾;在堅持音樂夢想還是繼承父親魚店中痛苦憂郁的咨詢人克郎,了解了父親的真心,堅定信念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在努力工作還是選擇捷徑中猶豫徘徊的孤女晴美,聽從指點,取得成功,變得富有……而與這三位咨詢人對話的卻是來自未來、因偷竊隱藏在浪矢雜貨店的小偷翔太、幸平、敦也,時空交錯,是冥冥安排?還是店主預言?他們與30年前的咨詢人有了信件連接,用他們已知的事情胸有成竹地幫助了這些前人。在信件交流的過程中,他們忘記了處境身份,體會到自己的價值和助人的歡愉。
真正的浪矢店主雄治是一位善良而懂感恩的人,他和戀人沒有私奔成功,兩人卻殊途同歸,都走上了助人的道路,一位成立運營孤兒院,一位經營解憂雜貨店。
浪矢爺爺,對每一個提問的人都接納、理解、尊重、真誠,他共情咨詢人的內心世界,引導他們深入自我思考,分析他們產生迷茫困惑的原因,以自己的經驗提出應對的策略方向,讓咨詢人發現自身的潛能和力量,做出自己最終的選擇。
與父母產生摩擦的少年浩介,披頭士的狂熱愛好者,一開始聽從了浪矢店主的指引,跟隨躲債的父母逃亡,最后從偶像解散中生出自己的判斷“心疏遠了,人在一起也不快樂幸福”,選擇與父母背道而馳,結局也挺好。假如跟著父母逃亡,定不會有孤兒院走出來的木雕師藤川博。
最后一位對浪矢爺爺咨詢者是小偷之一的敦也,他只是為了驗證是否真得與30年前有了連接,所以投下了一封空白信。當他真的看到回信的一瞬間,荒蕪的心靈被照亮,迷途羔羊看清了自己的位置,目的地和該走的路,果斷決定去自首!一切就在一念間,一念天堂,一念地獄。這是一種怎樣的力量?浪矢爺爺在回信上寫著:“白紙代表人生沒有地圖,所以不知所措;從另一個角度看,正因為是一張白紙,才可以隨心所欲描繪地圖,一切全在自己,前面有無限的可能,相信自己,無悔地燃燒自己的人生。”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改變自己從什么時候開始都不晚。
助人自助不僅是助人者協助他人學會自己有效解決問題、能夠自己幫助自己,促使被助者自立。而且是助人者在幫助別人的同時,自己也獲得自助的力量。
受到幫助而走向積極光明生活的人,因感恩又去幫助另外的人,就這樣助人的鏈條一環一環傳遞接力,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