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如果你收到了信 先別急著打開你先要明白這一年已經又過去四分之一了
小時候奶奶經常告訴我,一年之計在于春。說她們年輕時候,總是在開春打掃房子,掃除一下寒冬的戾氣,頂著不傷人的日光去播種,把積攢了一個冬季的力氣都用出去。
奶奶告訴我,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一定要趁春天做,否則是萬萬做不成的了。這個習慣我貫穿了我的整個青春蓬勃的時代,頭一次,沒有人確定的告訴我春天就一定會有好事發生,我還那么堅信的認同。大概是因為冬季的冷中里中總彌散著失敗的味道,我才會如此愛春天。
仿佛一到了這個季節,就會迷之覺得,一切又重新開始了,那份成績單和失去的禮物隨著冬風消失天際,春風把我想要的球鞋和前桌女同學的傾心一并送到我眼前。
漸漸我懂的多了,知道原來一場春風帶不走什么。 它送來飽滿的日光,冰雪的消融,送來綠意與泥土的香味,帶走了棉衣卻帶不走我們的膽怯。拋去內心的安慰,大自然的規律與你真的沒有多大關系。
不過好處是,你終于知道了,你到底對你期待已想久的事有多大的堅持。想要的球鞋不會等到春天再買,表白的話不會等到春風再說。如果我們都需要一個特定的時間來做一件事,那這件事的本身,就對你沒有太大的吸引力。
歲月之好,好于它必然的流逝,因為無法定格,所以不會厭倦,如春花、秋月、夏日、冬雪。
生命之難,難在相反如此。
做一件事要等多久 十個春天夠不夠
希望總有一天,我們不等春風,不蔽夏日,不思秋月,不懼冷冬。
春,有春的好,它過去了,有過去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