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自中國西南部的一種顏色艷麗,觀感潤澤渾厚的紅瑪瑙統稱為南紅。今天的南紅,已經和翡翠、和田玉一起,成為文玩大咖們的摯愛。
南紅的歷史由來已久,古人稱紅瑪瑙為赤瓊,即紅玉。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便廣泛開采。當時只有皇家貴族、王公大臣才能使用,可謂“洛陽紙貴”。明清時期,南紅更是成為附屬地向朝廷進貢的首選之物。
在藏族流傳著一個傳說,南紅是蓮花生大師降伏妖魔鬼怪時,滴落的血液凝固而成,具有祛病避邪的特殊功用,因此從稚兒到垂垂老矣的老者,從頭飾到掛飾,藏族到處可見各種南紅,凍料、冰飄,紅白料,這三種也是南紅常見的品種。
凍料,因為酷似冰凍的雪塊而聞名,現在多數用晶瑩的果凍來形容,更為貼切。顏色為乳白色,就像荔枝肉般晶潤而微透。質地干凈的凍料一般都是上品,帶點紅色的凍料更加水潤透明,非常好看。
南紅中的冰飄料非常具有代表性,料也相當多。冰飄料的質地,好像玻璃一樣的透明,又如冰棱般透亮,加上紅色朱砂點,分布于冰飄料里,紅白相間,非常精致。一般紅色部分有塊狀、片狀等。
紅白料,就是紅與白合體而來料子。似血般的紅,又如同白瓷般純凈的白,這種矛盾結合起來,卻呈現出一種穩重的美感,給予雕刻師更多靈感和藝術想象力,因此多數南紅雕件為紅白料。故宮珍藏的南紅獸首杯也是紅白料,紅色為主基調,不過南紅料子色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