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 8月 16日 星期三 天氣晴熱
人一旦懷疑自己不外乎有兩個結局,一是順著大家認為的更好的方向努力順應潮流從而找到一席之地;二是否定自己完全找不到方向從而迷失自己最后不得不放棄。——箴言
不記得幾年前,有一位博友在博文里留言,為什么不去簡書呢?這位朋友的意思是如果我到簡書注冊,完全夠格當一個簽約作家。
當時,我只是一笑而過。
對于一個巨蟹座的人來說,戀舊是致命弱點。
我在新浪呆久了,就不愿意挪窩。
就算旅行,在一個地方只上三天,我都會心生眷戀,離開時有無法抑制的離愁別緒,需要時間慢慢來撫平。更何況我在新浪呆了已經好幾年。
新浪有我熟悉的博友,熟悉的環境,熟悉的操作還有一些賞識我的編輯。
但當新浪改版,編輯洗牌,便再也沒有一篇文章能上首頁。
當然,我不認為能上首頁的文章寫得比我好,我也不認為不能上首頁便是因為自己寫得不好。
特別是看了上首頁的文章之后,我便釋然了。
漸漸地,我不再對首頁抱有希望。(而時隔一年,試投一篇能上,是因為有新的編輯剛剛接手,但接手沒幾天這位新編輯便離開了,所以我就那么運氣的被推了一篇。)
至于老編輯與新編輯我都不認識,也從沒有私下說過話。
幾個月前,我終于決定到簡書落戶。
剛開始也就是把舊文每日發一篇。反正什么也不懂,順手的事,就算什么也沒得到,但咱也沒有損失。
卻在幾天后,有一篇上了黛玉晚報的頭條。
然后陸續的有文章被推上了首頁。
但是,我還是決定離開了。
雖然簡書給我帶來了過驚喜,被拉入許多群,也有其他的網站的小編約稿。
但我知道,簡書,終究不適合我。
簡書面對的作者群最老的也就是80后,而90后甚至00后的新銳,才是簡書想要挖掘與力捧的。
我對散文情有獨鐘,但我一直認為自己寫的散文,但人家散文欄目拒收。
這給我造成很大的傷害,我查了一下散文的定義,因為這打擊是致命的,就如你信仰了幾十年的東西有一天忽然別人告訴你是假的一樣。
我寫的書評,人家讀書不收,當然編輯沒有告訴你為什么不收。可能這書評也拍了電影或者電視,對方便想當然以為你寫的不是書。又或者這本書不流行,他根本不知道沒聽過,他也有權力把不認識的東西看成是假的,誰讓人家大權在握,然后你還投訴無門。說實話,你去跟人家辯解都覺得自己幼稚與降格。
然后圖文并茂的游記,旅行在路上的不收,說應該歸于散文類;散文欄目的不收,說圖片太多;攝影欄目不收,說文字太多。活生生一出有關部門的踢皮球。
不就發個文嘛,我對著簡信,真是又好氣又好笑。
想著,古代的八股文也不會有如此刻板與苛刻得讓人發笑的規矩吧?
如果一個平臺,不能讓你變得更好,不能適合你的路線,不是你想要的方向,那就趕緊離開吧。因為你會發現你原來看重的東西在這里根本不值一提,從而讓你懷疑自己。
人一旦懷疑自己不外乎有兩個結局,一是順著大家認為的更好的方向努力順應潮流從而找到一席之地;二是否定自己完全找不到方向從而迷失最后放棄。
這兩種結果我都不愿意。我知道,自己有自己的風格,保持風格就是維持個性的獨特。不管這種風格有沒有市場,會不會有編輯喜歡,那些都不是我能控制的。我要做的是對得起那些喜歡我的讀者,我不能辜負一直以來他們的支持。
一些是我沒有得到的,一些是我已經擁有的。
為了沒有得到的東西而失去自我,失去已經擁有的讀者,這真不是一個成熟的人會做的。
然后說實話,簡書的每一篇上首頁的題目,我都沒有點開的欲望。
蹭熱點,趕熱搜,不是為了吸眼球而弄個奇形怪狀的題目,便是炒時下最熱的剩飯再加工。
這個紅塵熱鬧非凡,這個平臺新奇搶鮮,這是屬于年輕人的世界,我這個中年人就別再湊這份熱鬧了。
本來覺得自己還挺年輕,一看,自己已經是老古董了,好森心。
本來覺得自己還挺有風格,一看,別人都嗤之以鼻,好自卑。
一個讓你森心與自卑的地方,不走,更待何時?
我還是留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吧,做自己的散漫閑人,無門無派,沒有背景沒有后臺,自生自樂,消遙自在。
別了,簡書。
再見了,你封號或者不封號,我都無所謂。
都說,強者創造平臺,所以簡書是強者。
都說,弱者選擇平臺,而離開平臺的應該是不強不弱吧?
額~~
2017年8月16日星期三19時5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