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為什么要定期體檢?
答:定期做健康體檢,可以做到早發現、早預防、早治療。
2、沒有任何不舒服,就不需要做健康檢查?
答:沒有不舒服并不代表一切健康。在無自覺癥狀、外觀上也看不出病狀的階段,本著定期的健康檢查,可及早篩檢出潛在的致病因子或功能異常情形,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效果。
3、年輕力壯,不需要做健康檢查?
答:30歲以上男女都必須做定期健檢。疾病大多是因為遺傳、生活環境及生活習慣等因素而漸進發生,透過科學儀器的正確檢測,可有效協助預防或延緩疾病的發生,越早開始效果愈好。尤其青壯年人是家庭的重要支柱,加上現代社會以雙薪小家庭居多,一旦夫妻雙方有任何一方生病,全家生活步調就亂了。因此,每個成年人都必須對自己的健康加強警覺,以避免自己遺憾、家人痛苦。
4、沒檢查沒毛病,一檢查到處都是病,何必自找麻煩?
答:鴕鳥心態會延誤早期發現的時機。疾病有分輕重,本著健康檢查及早篩檢出致病因子,可提早調整生活習慣或及時就醫,不但可避免疾病發生或惡化,更可減輕疾病所帶來的痛苦和負擔。
5、年紀大了,如果有毛病一下子走不了,何必煩惱這么多?
答:年紀大了、身體有毛病,并不表示就會立即死亡而免于痛苦。雖然每個人都想(活得久、病得晚、死得快)。但事實上并非人人都能這么幸運。基于尊重生命,讓晚年活得有尊嚴,減少家人的經濟負擔及痛苦,更要活得健康。
6、做檢查要抽很多血,會不會使貧血更嚴重?
答:體檢抽5-8ml血液,不會對人體產生不良影響。一般男性全身的血量約5000~6000ml。女性則為4000~5000ml,而義務獻血的量是200-400ml,并且鼓勵獻400ml,所以說抽血并不會對人體造成不良影響,也不會使貧血更嚴重。
7、連續好幾年檢查結果都差不多,真沒意思?
答:身體狀況隨時都在改變,即使連續幾年的檢查結果都差不多,也不代表以后都不會有任何變化。每年定期做健檢,不但可及早發現疾病因子,更可透過連續多年的檢查數據,計算出自己的正常參考值,有助于掌握個人身體的變化趨勢。
8、做完檢查一旦發現問題,反而增加心理負擔?
答:健康檢查后,受檢者大多會有一些異常的數據出現,此時毋需慌張,只要能夠遵從醫生建議,加以追蹤、治療或改變生活習慣,身體恢復健康后,心理就不再有負擔。尤其很多疾病要好幾年才會形成,這段時間正是防治的大好時機,如一味逃避,等到癥狀出現,屆時的負擔就不只是心理上的了。
9、異常的指數不必理會,還是可以活得好好的?
答:異常的指數是提醒受檢者要做積極的預防和治療,改善不良的生活壞習慣,以避免危險因子漸漸形成疾病,若受檢者對異常指數不予理會,任由危險因子繼續發展和惡化,將會嚴重危及自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