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這幾天兒子有兩個寶貝,一個是老媽剛剁手的電子畫板,另一個是新買的一本《三國演義》,愛不釋手,每天都要裝進書包帶去幼兒園跟小朋友分享。
? ? ? ? 周五的早晨,走得急,頭天又沒收拾好,兩個寶貝落家里了。走到小區門口想起,兒子非得讓爸爸幫他帶下來,否則,怕是一整天都要牽腸掛肚吧。
? ? ? ? 上午,我正上班,接到兒子用小天才電話手表打過來的電話,有些詫異,幼兒園是不允許孩子用這個的。接通電話,聽到兒子有些沮喪的聲音:媽媽,畫板好像壞了,按清除鍵顏色清除不干凈。我簡單詢問了一下情況,安慰了幾句,說晚上回來幫他檢查一下,然后掛了電話。
? ? ? ? 又過了大半個小時,接到兒子帶來的第二個電話,沮喪中又多了一些氣憤:媽媽,我的書被洋洋撕壞了,怎么辦?我照舊安慰了幾句,讓他要么求助老師,要么晚上帶回家來補。在接這個電話的時候,我聽到周圍有很多小朋友在說話。
? ? ? ? 臨近中午,接到老師的電話,她說兒子違反規定擅自使用電話手表,引起小朋友圍觀,有小朋友把這件事情告訴了老師,老師批評兒子,并將手表代為保管。兒子徹底被激怒了,情緒失控,大哭大叫!老師說入園幾年,從未見過兒子像今天這樣的哭鬧。
? ? ? ? 那一刻我雖然不在現場,但卻能深深感受到孩子的傷心、難過和委屈。接連兩個心愛的寶貝被損壞,心里自然是很心疼和惋惜。其實孩子知道媽媽是不可能立即飛去幼兒園幫他解決問題的,還是冒險給媽媽打了電話,只是想把心里的那難過向最親近的人傾訴。可是沒想到這個行為卻被小朋友告發,接著又受到了老師的批評,手表也被收了。前面的情緒還沒有消除,后面的“不幸”又接踵而來,孩子無法承受了,情緒一下子山洪暴發,傾泄而出。
? ? ? ? 于是我跟老師講了前面的細節,并且分析了孩子的感受和情緒變化,請老師讓他一個人呆一會兒。情緒累積在心里是需要一個出口的,想哭就哭,想叫就叫吧。然后我通過老師的微信給兒子發了幾條語音,一步一步幫他梳理心里的感受,承認和接納他的情緒,并表示理解和同情。過了一會兒,收到兒子的語音回復,明顯情緒好多了。
? ? ? ? 晚上回家見到他,已經看不出任何這件事的痕跡了。臨睡前我用平靜的口吻跟他聊到這件事,兒子雖然說話不多,但卻一直用點頭在回應我,看來我的分析基本還是正確的。這個時候孩子早已經從情緒中走出來了,再跟他心平氣的溝通,效果會好很多。
? ? ? ? ? 小朋友其實挺明事理的,知道自己偷偷打電話不對,也知道遇到問題不能用哭鬧來解決,只是當時在情緒當中,他已經顧不得那么多了,旁人的說教更是沒有絲毫作用。
? ? ? ? 遇到問題先處理情緒再解決問題,是親子溝通的關鍵法寶。
? ? ? ? 此法寶同樣適用于解決其他人際關系中的矛盾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