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小時候,老師讓寫關于人物的作文,我總會不假思索的寫母親,那時天真的覺得誰給我做好吃的我就寫誰。后來長大了,還是同樣的話題,我卻想起了父親……印象中,父親從來沒有打罵過我,遇事總是不厭其煩的給我講道理,我經常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就像不懂事的瘋丫頭。
上初二時,我轉學了,只因父親聽別人說那所學校好。由于離家太遠,每次只能坐汽車去學校,汽車站牌離我家還有三里多路要走,于是每逢周末,父親就多了個任務,不論刮風下雨都按時接送我去車站牌;到了初三學習比較緊張,也漸漸開始體會到父母的辛苦,經常一個月回家一次,父親有時路過,總會帶好多吃的給我,當時的感覺就是倆字:幸福。
上了高中,離家又遠了些,回家的次數徹底變為兩月一次,每回家一次,父親總會親自下廚燉排骨給我吃,現在想起來口水就不自覺的要流出來。高三上半學期,我又一次轉學了,轉到市里的一所實驗中學,離家更遠了。一次放假回家,在汽車上老遠就看到父親倚著摩托車在站牌處等我,回家路上,坐在父親身后,看著根根銀絲,這才意識到父親開始變老了,我忍不住偷偷落淚……
去大學報到前一天,因為買的票沒座,我們在火車上站了一夜,父親顯的有些憔悴;當天上午父親幫我辦妥一切手續,中午一塊在食堂隨便吃了點,他便急著要買票回去,說什么家里事多,還要蓋房子,母親一個人忙不過來。本來還想下午讓父親好好歇一歇呢,實在拗不過他,只好讓他走,在上車前又不停地囑咐:在外要和同學好好相處,離家這么遠,自己要學會照顧自己,說著往我手里硬塞了幾百塊錢,目送父親走遠,我再也控制不住的淚流滿面……
如今,參加工作了,離家更有了千里之遙,才真正體會到父母的艱辛與不易,離家的距離越來越遠,回家的次數越來越少,對父母的思念越來越多,唯一解思的就是電話,每次接通電話,父親沒和我說幾句就說:“和你媽聊會吧”。父親,就是這么一個含蓄而又內斂,為家人心甘情愿付出的人。
現在終于也有了讓我感恩父親的節日,愿我最親愛、最敬重的父親能夠感受到女兒千里之外的思念,也愿全天下的父親健康、平安、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