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幾個大學時期的朋友來上海面試工作,大家難得小聚一次。說起來,讓人有些感懷,這幾個朋友都是因大三參加保研夏令營而結識,時光匆匆,一眨眼的功夫他們研究生就快畢業了。
初遇
我本科學旅游管理,雖然是985院校,我們學校的旅游管理專業還是隸屬于最難考的商學院里,可“旅游”這個專業依然不被看好。每次有人問我學什么專業,我說是旅游專業的時候,他們原本90°上揚的嘴角就突然僵硬的連19°都不剩。大家都覺得這個專業畢業以后就是出來做導游,去酒店做服務員,或者去餐廳端盤子,他們想不明白為什么學習不錯的孩子想做這些。最開始每次都花好大力氣跟他們解釋旅游管理是管理學下面的一個分支,涉及的范圍很廣,但聽者常常不以為然,后來連自己也懶得解釋。
我們學校大一結束有一次通過考試轉專業的機會,外院的同學拼了命地想考進商學院,后來聽說有本來是韓語專業的姑娘考試沒通過,寧肯降級一年也要學商科,而我們班的同學在外人看起來就有點身在福中不知福,拼了命地想考出旅游管理。最初有40個同學,第一年結束的時候只剩了31個人,大家都轉去會計、金融、國際貿易,甚至保險專業了。
因為專業人少,留下來的同學對這個專業也沒有多大熱忱,在這種環境下本不算是學霸的我,成績倒是還蠻不錯。大三暑假之前,大家都開始著手準備考研和實習,我有幸入圍了旅游專業全國排名第一的中山大學的保研夏令營,這期間認識了全國各院校旅游專業最優秀的同學。其中熊、小胖、娜娜和歡歡是玩得最好,到現在還時常聯系的。
熊
到現在我依然記得,從南京到廣州的火車上,熊真切地問我們“奧利奧和奧巴馬有什么關系”的樣子。他表面上不食人間煙火,其實智商和情商都高的很。有一次我借他的電腦用,不經意看到他的夏令營報告,他只用幾個圖表就清晰地闡述了他的研究,我暗自佩服。
在中大參加活動的時候,學校給我們發了飯票,憑著它就能在食堂免費吃飯。不過我們大多數人都沒餐餐待在學校里吃,臨走那天還剩了好多票。這飯票本來就是免費發給我們的,但是熊在最后一頓飯之前把大部分都低價賣給了中大本校的學生,偷偷地掙了幾十塊錢,對于他我只能用五體投地來形容。
夏令營結束,熊回到南京在研究院實習了兩個月。那時候我就想,走學術這條路應該最適合他。后來熊順利的保送了南京大學的本校研究生,跟著專業領域的學術大牛到處出差做項目。前幾個月來上海實習,我請他吃飯,我一問他,果然是在規劃院做事。
小胖
我們認識小胖的時候,他其實并沒有很胖,最初叫他小胖是因為他的微信頭像是一個胖嘟嘟的大圓臉。在我的觀念里,所有被稱為小胖的人應該都有著一種憨厚的本質,我們的小胖自然也不例外。
雖然大家都很優秀才能參加保研夏令營,不過在優秀的人里面肯定也是要分等級的。最開始他常說自己只是沒去過廣州順便打個醬油,用他這片綠葉襯托真正的鮮花,我們也潛移默化地以為小胖屬于優秀的人里一般般的那種,結果經過筆試的篩選,小胖作為少數人成功的進入面試環節,這真讓所有人都吃了一驚。
在小胖身上印證了一個道理,你永遠不知道生活會給你一個什么味的巧克力。參加保研夏令營的人本來就是八九不離十必定會拿到保研名額,只是正式的排名要到大四開學以后才會按成績計算,結果小胖就因為英語六級差了一分,沒能拿到名額。
小胖那陣子心情很低落,我們都安慰小胖,就算出去工作一陣子再重新考研也不是什么壞事。但最后他做了一個我們誰都沒有想到的決定:他去山區義務支教了,一年以后繼續回本校讀研。雖然這是學校的政策,但我認識的人里只有小胖一個人做了這個決定。最開始我常替他惋惜,何必為了保研去山里遭一年的罪,后來在微信里常看他曬和他的學生們的照片,我突然明白了他或許只是需要一個機會去實現他的理想。
娜娜
娜娜是個風風火火的女孩子,有她的地方就不缺聊天的話題。她一頭烏黑的長發,個子高挑,除了臉上起了很多青春痘以外,近乎完美。
雖然每個學校的設置不同,不過我們都是旅游相關專業的,只有娜娜是學人力資源的。剛遇見的時候,娜娜對她的未來幾乎沒什么規劃,她報了不止一個夏令營,想要多看看不同專業的形勢。她的保研路也是有些坎坷,被喜歡的院校拒了個遍,最后面到上海華東理工的時候說她準備去工作了,結果當天晚上收到了上海的錄取通知。
畢業之初,我在上海工作,和娜娜單獨吃過一次飯。她跟我講起了跟男朋友分手又和好的事,兩個人是異地戀,對于感情的維系不容易,所以她本準備分手,可是分開了又覺得自己好像整個人都不完整了,最后又重新在一起了。有些女孩子單純的沒有心機,也沒有什么叱咤職場的野心,只想有一份穩定的感情,一個可以在身邊彼此照顧的人。
歡歡
歡歡是我認識的所有人中,包括天天轉發公眾號的媽媽級別里,最注重養生的。剛認識歡歡的時候,她雖是短發,但掩不住女孩子的秀氣,不像我短發的時候活像一個假小子。她的生物鐘保持的就像上了發條一樣規律,任何會對身體產生刺激的事物(比如油炸、辛辣)一概不吃。我默默想過在四川大學念書的這四年,她真是浪費了成都這座美食天堂。
原以為歡歡將她 99% 的精力都用來養生,但她后來面試南京大學的研究生時,卻是以第一的成績被錄取的。去年夏天我去南京的時候,見了歡歡一面,她已經開始留長頭發,更顯出淑女氣質。她帶著我逛了幾個藝術品工作室,中途停下來休息,還不忘喝一早就帶出門的中藥。
理想
在我們這個因保研而結識的小圈子里,我是唯一一個畢業后直接出來工作的人。無論在校園里多么優秀,進入社會都是嶄新的開始。我的工作從上海換到桂林,去過亞布力,最后又回到上海,中途也換過公司,不過權衡以后還是選擇了旅游相關的行業。
從下定決心在旅游業發展,我就知道自己將要走上一條很艱難的路。可是有些事情,明明一開始我們已經預見其中的坎坷,但還是會選擇去做,于我而言,這或許是對所謂的理想的堅持。
我在旅游業里打拼的這三年,著實不易。無論是傳統的酒店、旅行社,還是較為新興的在線旅游和高端定制,相比于學歷,都更看重經驗。學校里學的內容和實際工作嚴重脫節,有時候我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應該留校保研,繼續走學術的道路。
在國內,大家對旅游業,乃至整個服務業,還有沒形成全面的認識,旅游業的發展也還沒成熟。雖然我所在的也都是行業內首屈一指的外企,但事實上在國內的發展都遠不如其他地區,薪水也是總令人懷疑人生。
我很喜歡旅行,我的理想是像牧羊人一樣,游遍全球,不只是去游客去的地方,更是去開拓未知的領域。所謂理想,自然是和現實有距離的,但并不應該是完全高高在上,遙不可及的。所謂理想,應該是非常非常非常努力,可以達到的狀態。國內有很多獨立攝影師和低調的旅行達人,他們已經逐步逼近自己的夢想,我想我也可以。
年初我偶然間開始整理游記和一些旅行故事,意外的發現將旅行和文字結合起來產生的力量,也因此得到了一些從未想過的機會。只要視野夠寬廣,總能發現合適的機會,現在我需要做的只是讓自己足夠優秀,當機會降臨的時候,已經準備好隨時出發。
我相信選擇堅持理想,這沒有錯,我的理想支撐得起我的未來。
現實
上周五熊發消息說他和歡歡來上海面試,大家可以聚一下。下班以后我一分鐘沒耽擱就直奔餐廳,他們已經吃過一輪了。本以為還會有第二場,結果窗外一直雨水淅瀝,我們索性聊起天來等雨停。
熊說他已經拿到了上海、廣州、成都幾個城市規劃院的offer,現在基本上也就考慮選哪個城市了。我一點不意外地說:“我感覺你的歸宿就應該是規劃院。” 他打趣地說他也面試了幾個公司,不過HR 都覺得他氣場不和,他也只能“忍受” 未來無休止的加班了。話雖如此,但我知道其實這是他的理想,以他的資質根本不愁拿不到企業offer,或許只是故意找了并不合適的公司,斷了念想,讓自己滯留在規劃院的圈子里。這是他堅持理想的方式。
歡歡的頭發比去年我見她的時候還長了好多,做成漂亮的大卷發,穿了到腳踝的連衣裙,儼然一副仙女氣質。她已經拿到了中興和一些地產公司的行政類職位,薪資可觀,來上海面試也只是再尋覓最優解。歡歡從本科到研究生一直都是旅游專業,卻沒能做和專業相關的事情,我總覺得也許浪費了3年青春。
席間大家又聊到當年一起參加夏令營的其他人,據說有的簽了華為,有的簽了中興,應該也有不少人去了地產公司,但是真正留下來繼續旅游專業的人反而屈指可數。
歡歡對于去哪兒一時拿不定主意,我們都幫她分析地產行業雖然薪水高,但工作強度大,基本上是拿兩個人的錢干三個人的活,不適合注重養生的她。她說其實現在也后悔沒聽家里人的話本科畢業就去做公務員,現在想想只有公務員比較適合自己。說罷,拿出一袋緩解胃脹氣的中藥,接了一杯熱水咕嘟咕嘟喝下去。
娜娜吃飯的時候一直特別開心,她說我們是她的福星,之前好幾個月一直被拒,今天的面試終于開張,拿下招行的offer,心里終于有了著落。我以為她是少數會選擇本專業相關工作的人,沒想到學人力的她居然選擇了銀行。
銀行的待遇一向不錯,熊也說對女孩子來講在銀行做蠻不錯的。娜娜告訴我們,他男朋友過兩年公費去英國讀博,她決定過去陪讀,但是拿不到工作簽,不知道那幾年要怎么度過,也不知道再回國能做些什么。
歡歡有些聽傻了,連說娜娜好偉大,為感情不惜遠走他鄉。我也曾面臨過和男朋友異地的問題,對娜娜的想法格外理解,正如她所說,工作不是唯一的,錯過了還可以再找,大不了重頭開始,但遇到一個對的人真的太難了,所以她要維護好這份感情。不過她是愿意為之付出的人,而我則是那個自私的拉著男朋友滿世界陪我折騰的人。
熊直接了當地對娜娜說:“當你在決定去陪讀的那一刻,你就輸了。” 娜娜并沒否認,然后感慨雖然已經做出了決定,但是決不能荒廢自己的人生。她一向積極,我們都建議她即使拿不到工作簽,也可以去當地的慈善機構做做義工,至少讓生活更有意義。
第二天,我們陪著文藝的歡歡逛田子坊,雖然在成都和南京這樣的省會城市生活了很久,但她還是一下子就被上海吸引住了。在服裝店里,她試了幾件復古的羊毛外套,無一例外都是千元級別,我們都感慨生活不易,需要努力賺錢。
理想和現實,選誰都沒有錯
送走他們以后,我想了很多。關于理想和現實,我們到底該如何選擇?
后來我突然想到了張愛玲在《紅玫瑰與白玫瑰》里面關于愛情抉擇的描寫,她說:“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墻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朱砂痣。”
理想和現實或許也是如此,我們每個人都渴望追逐理想,可是又不得不在現實面前低頭。屈從了現實,心中就永遠向往著詩和遠方,理想仿佛變成一個朦朧的夢,單純而美好;堅持了理想,柴米油鹽工資房租就會不斷提醒你生活的殘酷,你會常常問自己為什么自己不現實一點。
理想和現實,其實選哪個都沒有錯。生活不是一道選擇題,也無法用對錯來衡量。只希望每個堅持理想的人,可以用理想支撐現實的生活;而每個選擇現實的人,能夠在繁雜的生活中,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