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一》
? ? ? ? 仲永
六月。
風(fēng)吹楊柳動浮云,魚淺蝦躍,泛舟可遠行。
四年韶華耗盡,遠方正好。
則心有瑟瑟,路阻且艱。
桀驁者,可知進退,回旋而已。
不于廟堂,不知進而艱苦;不于市井,不知事之繁雜。
性本淡雅,無畏而不爭,本為有責(zé),心力可盡。
無趣則不喜,方可棄之。兢兢而為,興起而不離。
人為一世,不離于凡事,凡事不離于環(huán)境,環(huán)境不離于人為。
人生而本善,亦或本惡,不可知之。隱密處見而不見,清明處不見亦清。人適于所處,所處可舒勞者身心者,方可持之。
故不屈己身,從心而喜。
從學(xué)者,無知則空。如白紙染墨,可為字亦可成山水;如空壺倒灌,無底而可納百川。此乃師者之所為也,不試則不知。
人,生而不可選,何來貴賤?從業(yè)而無高低,服務(wù)于人爾,豈有不同?
世俗者,以己為貴,眼高而性嬌,不念于人,視他人如草芥。此人性之鄙陋處,棄之則不惜。
前人有云:勞者,付之以榮。世無嗟來之食,卻有平等之事,以己之所為,取心之所愿。
喜于人,可舒之一處;喜于物,可視之己出;喜于事,則方可為家。
目及而立,心思不復(fù)以往。遇事則避,不動則可不見讒人。以淡泊之情悅己,消磨于日,可為而不為。此謬之大稽。
今可遇一地,勞身則心悅,繁雜則無怨,皆以喜于事,喜于物,喜于人也。
此地謂何?
乃簡書之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