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所謂國際幼兒園,就是有了特色外語課程所以冠名了國際兩個字,當初我為我兒子選擇這個學校初衷并不是它的國際外語課程,而是它蒙臺梭利教育理念的定位!這個定位讓我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它作為我兒子人生中的第一所幼兒園!
與傳統園的區別:
蒙臺梭利特色:
混齡教育,擁有108套難度層次不一樣的“工作”(教具),按照年齡段難度大小分配給每個小朋友,并在同一個時間段里各自完成,可尋求班級里面任何一個老師或者小朋友的幫助,可在本班級內不受位置影響,從行動上讓孩子體驗建立在規則上的自由!
傳統園模式:
定時定點的讓孩子吃喝拉撒睡,同齡人分在同一個班級里,做一樣的學習內容,只能通過老師來尋求幫助,不能離開座位,甚至不能在老師上課的時間內離開座位去洗手間。
我自己是上傳統園,25年前的事情其實已經記得很模糊,上面的對比是從傳統園了解到的,而蒙臺梭利幼兒園是我兒子去上的幼兒園,所以比自己的更用心去看,很開心自己做對這件事情,讓孩子接受靈活性更超前的教育模式,從3歲開始就接受“在規則上的自由”并養成習慣!
我不是蒙臺梭利教育理念的專業宣傳者,所以不會用華麗的文字去修飾想要表達的概念,只能夠用粗糙的語言來表達真實體會到的不一樣。
從來不限制孩子的想象,月初的月亮是香蕉,月中的月亮是大餅,每一次我都認同,不限制否認也不嘲笑異議,放飛你的想象力你會生活得更好,家里的玩具想怎么玩就怎么玩,玩了之后就要學會自己分類收拾并保護好,搞壞了就不可能有類似的新買玩具,所以他學會保護,怎么拆都可以,能拼回去就OK,所以他動手能力非常棒!
但是讓我特別頭疼的一個問題是,他什么都好,就是愛哭,他一哭就把我的好心情都哭丟了,為什么他愛哭,很大部分的原因是沒有安全感,從小都是我一個人帶接觸的人特別少之外還因為他爸爸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缺失導致他不夠果敢,我雖然能做到更好但畢竟代替不了爸爸的位置,再好也是媽而已!
記得剛送幼兒園的時候,老師已經把他領進幼兒園,而我站在門口假裝能夠看得見,想象著他的各種可能,最后再自己穩定情緒后離開。曾經在一個育兒講座中看到了一張照片,那張照片上拍的就是將孩子送進幼兒園之后家長趴在窗臺或者躲在廣告牌后面偷偷的看著小朋友們在園里的反應的情景,當時看到那樣的照片是說不出自己心里是什么滋味,想笑卻笑不出來!
那個時候他也哭,很過分的那種,他在園里我看不見,也不會刻意去看遠程監控,但是每天放學去接他的時候都能感受到他的成長,第二天送園時也能感受到他的各方面的變化,其實孩子都特別的聰明,所以我們要用對方式去引導。
現在我的孩子會在我的耳邊念叨著他的哪些小朋友,有好吃的好玩的也會數著好朋友去分享,現在的他剛滿3歲半,但是他的禮儀道德方面已經甩開大多數小朋友,再想要玩的玩具就算是自己的也可以讓其他小朋友先玩,等到小朋友不玩或者放下之后自己再去拿來玩……其實這些只是在我面前讓我看到了的某個鏡頭而已,他的成長遠遠不止這些!
蒙氏環境中的危險品真的危險嗎?玻璃器具和小刀、電磁爐和鍋,更重要的是讓孩子自己去操作整個過程!危險嗎?一定程度上來說工具本身就是危險的,就算我們大人也有可能在切菜時被小刀劃傷,但是我們能夠因為小刀危險就不用刀嗎?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還是一直在用!自己用能理解卻一直阻止孩子去用,那樣就相當于你把孩子關在一個無法接觸到危險的環境里,這樣真的好嗎?他也會長大步入社會,你連他生存下去對付可控危險性的機會都給抹殺了,你在要他怎么去學會成長?
所以在可控的范圍內盡可能讓孩子去嘗試去動手去體驗然后才能真正的成長!孩子一歲半的時候我教會他自己穿短褲,可以自己穿涼鞋,兩歲的時候能自己穿衣服,兩歲半的時候能自己把衣服全都脫光,學會用剪刀和折疊小刀,劃傷一次后就懂得如何保護自己,現在學會整理自己的玩具,會爭著幫我倒垃圾擦桌子甚至拖地……其實孩子真正的好不好并不是他聽不聽話,安不安靜,而且他能不能看懂你的辛苦!
孩子能夠養成各個良好習慣和傳承到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離不開學校里老師們的耐心培養和以身作則的陪伴,更離不開的是幼兒園的教育方式,接下來我跟大家分享一下這個幼兒園的有利優勢——時刻保持家園共育的同步性!
為什么強調同步?因為同步才能保證效果,因為同步所以才能鞏固成長步伐!就是在一個家里面,如果父母在教育方面的方式不一致,想法不同步的話,在孩子的教育方面就會沒效果甚至產生負效果,讓孩子變得更糟!
每個家長基本都體會過:孩子“學壞”的時候都是神速的,可能一個眼神的傳遞他就秒懂了,可你想讓他學好并養成習慣就感到特別的“難”!
為什么難?因為做這件事的時候難在了家長和孩子或者老師之間的不同步!因為不同步所以難!舞獅子的時候如果節奏不同步那就舞不成獅子,爬梅花樁的時候步伐不一致或者說不協調那就剩下摔下去的可能,或者說爬不上去!
那么孩子的教育呢?父母不同步,一個贊成一個反對或者提出異議,懵懂無知的孩子該怎么辦?父母能很好的辨別是非對錯,孩子是做不到的,至少大多數孩子在成年之前都沒辦法完全分得清。
家園共育是一個宗旨,必須嚴格執行的!
幼兒園的老師會對園里的小朋友定期做一個成長報告,報告里會指出孩子成長中的優點與不足,再根據觀察到的不足提出針對性的建議,讓家長在家的時候進行一個監督指導,使幼兒在家與學校的環境里面的教育形成同步呼應。這樣一來教育的效果在幼兒本身得到更好的吸收與體現,并且在家園同步的情況下輕松鞏固并養成良好習慣。
一個用心為孩子付出的人是值得我們去信任與支持的,雖然我天天去幼兒園,但是我能見到仝園長的次數一只手都數的完,不見面并不影響她給我帶來的光輝,她是一個人物,為了孩子默默的付出,每一次見到她都是一張自信的臉,再忙再急都會停下腳步與你打聲招呼,也許她叫不出你的名字,但是禮貌待人卻是言傳身教!
幼兒園的老師,早上與孩子見面都會鞠躬問好,孩子也會對比照做!每一天我去接孩子的時候,孩子都會對我鞠躬說聲“媽媽,您辛苦了~”說真的,收到那句話的時候真的很開心~
孩子的禮貌從校園延續到了日常生活中,在我們回家的路上,會經過幾個紅綠燈路口,每到上下班節點都會有交通義工協助指揮交通,等紅綠燈時孩子會主動跟他們問好,見到爺爺說“爺爺好,爺爺您辛苦了”,見到奶奶說“奶奶好,奶奶您辛苦了”,幾個月過去了,孩子跟他們之間的問好成了習慣,偶爾也會跟他們閑聊說著自己在幼兒園里的趣事,要知道我的孩子曾經是那么的怕生和抗拒分離,有這樣的改變讓我很欣慰!
因為養成習慣,所以我會在放學接到孩子的時候就跟他聊天并說明當天晚上需要做什么事情,做完哪些事情之后才能做他想做或者想玩的~這樣一來,很輕松就可以達成協議,盡可能的在聊天的過程中去完成這一步,這樣會使整個過程變得和諧!
和孩子相處,盡一切辦法用平和的心態去和孩子達成協議,并且保持下去,切記協議不可以隨意更改(一更改就成了變數,變成了其中一個人說了算,那樣一來這一步就成了白做了),才能更好的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習慣。總說讓孩子贏在起跑線,真正的贏不是你給他提供了多么富有的學習條件,也不是你給他留下多少的資產,而是讓他從小有了好習慣,才能讓他擁有一個好人生!
我是許佳丹,一個親子閱讀的音頻分享家,向你推薦了我兒子上的幼兒園《瑪利亞-蒙臺梭利》
小童星蒙臺梭利幼兒園,歡迎您的試園和就讀?。?!
微信:JD58138? 微信公眾號:用心樂享天倫
我是許佳丹,寶媽一枚,有個小男寶,每天都保持好心情和孩子一起成長,是一名繪本故事分享家,用心提供每一節親子的繪本故事課,為更多的上班一族創建一個省時高效的親子互動,帶著我們的大朋友小朋友一起輕松的解決繁瑣的家務,替我們的大朋友去完成和幫助小朋友們的習慣養成,營造一個更適合你和孩子一起參與的親子氛圍,解決大朋友的煩惱,提高小朋友的閱讀興趣!
喜歡文章和音頻的話可以關注我,我會在第一時間提醒你我的更新,認同我可以給我贊賞哦~
親親的大朋友小朋友,一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