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入職場,領導會告訴你:好好學好好干,公司虧待不了你。于是我們乖乖聽話,早上8點上班一直加班到晚上9點,但隨著我們干的時間慢慢變長,和自己同期進來的伙伴有的走了、有的卻在職場順風順水走得比自己遠很多,爬到了更高的位置,惹人羨慕啊,仿佛只有自己在原地踏步,也就勉強混口飯吃,進也不是退也不是,想和別人一樣順利晉升加薪,又沒那個能力或是關系;想離職找個新方向發展卻又舍不得之前好不容易積累的經驗和人脈,或是對沒了飯碗不知道能不能找到更好的工作而迷茫恐懼。然而當上級指導時當然是將你與同期同事比較的,他會說:你看誰誰誰現在已經是經理/主管的啦,你就是想得太多干得太少,你看他就是拼命的干才晉升得那么快,你也不要老想那些有的沒的,努力往前沖就對啦。
在工作中我們看到有的同事晉升加薪很快確實是因為拼命工作,當領導表彰時請他分享自己的成功過程時,他會說道:我當時這個客戶多么難搞,我被拒絕很多次,但我仍然不放棄,努力做方案到凌晨2點、喝了很多次酒,他終于被我的真誠感動和認可我的方案,最后成功簽單了。“越努力越幸運”這句話仿佛就是最好的印證。在分享的過程中我們被感動的同時也想想自己平日被客戶拒絕兩次就放棄,有些難搞的問題解決不了就放棄,確實是不如人家努力,難怪自己只能站在臺下為別人鼓掌。這時我們或許心情低落一兩天或許心中也暗暗要為他為目標而努力,然而過不了多久又恢復之前那個半吊子狀態,下次繼續在為別人鼓掌。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我們身陷這個進退兩難的尷尬境地呢,今天我就思考這個問題一整天,好像想明白了一點東西。就是因為我們聽從那句“你就是想得太多做得太少”,然而我們從沒想過自己和別人努力工作的熱愛/目標/動力/壓力差距有多大,有的人對這份職業非常熱愛或是有強烈的上進心(目標)會以嚴格的標準要求自己,所以能在工作投入巨大的熱情努力工作;有的人是對家庭或伴侶有強烈的責任心希望為家人帶來更好的生活而充滿動力或是自己或家庭遇到困難負擔了巨大的壓力而拼命工作。
這個是最根本的原因,人如果沒有以一個目標而前進就會被巨大的迷茫籠罩,想想我自己從小就是聽爸媽話的孩子,自己沒有明確日后有什么目標或夢想,讀書畢業后找工作也沒有感覺自己想往哪個方向行業發展,家里也算小康沒有什么負擔壓力要自己奮斗,這份工作不喜歡也不討厭,就這么干著吧,不用給自己太大壓力,不用像誰一樣拼的那么厲害。然而心里總有些說不清楚的感覺,有點不甘,有點羨慕,有點想和別人一樣拼命工作,又有點懷疑自己不適合這個工作,每每看到人家成功獲獎時這種復雜的感覺就會涌上心頭,藍瘦香菇。
無熱情、無目標、無動力、無壓力四無這是我們只知道盲目地工作,而從來沒有去思考,我們和別人真正的差距根本不在努力工作的程度,而是在于我們選擇的這份工作是否真的是能發揮我們出自己擅長的能力或是激發到我們的熱情。很多人過了大半輩子甚至一輩子也沒有想過這個問題,一直在這個比較基層的崗位上呆了一輩子,像我媽就是在車間做了一輩子女工,當初一些一起在車間的同事,有些是同樣在基層不同的崗位年薪幾萬塊,有些則大大不同,他們轉向了銷售崗位或是高級的行政崗位年薪幾十萬,而且還有各種福利,既實現了個人價值又獲得豐厚的薪酬。
剛才說了我們是四無青年啊,想像人家那樣成功哪有那么容易啊!對。其實我們不用羨慕,因為單靠羨慕和傻傻的干我們也是達不到別人的成功的,但當我們找不出理由努力超越別人的時候,我們多出來的時間不要用來玩手游、刷朋友圈、電視劇這樣來消磨掉,而是多去閱讀或是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我曾經和很多人一樣,那樣消磨時間,但幸慶的是我有個愛閱讀的習慣,上學時學習一般,但就愛看小說和故事會什么的課外書,可能就是一直這樣不知不覺養成了閱讀的習慣吧,導致我平時也有個愛分析思考的思維模式,但是不成體系,東一塊西一坨,搞不清事物間的本質、因果和聯系。同樣我畢業工作了兩三個月受挫后就傻傻的跑去和父親創業,拉上幾個同學做創業青年,天真的以為自己當老板就能輕松自由的掙上幾百萬了,而社會給我上了一課《又一個被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概念誤導的創業故事》。
現在我放棄創業這個坑后到公司上班,從事的也是和創業一樣是銷售類的工作,原因有兩個,第一我想到自己創業是做銷售是沒有人帶的全靠自己摸索,通過在職場學習銷售會有人帶我,傳授銷售經驗,第二就是我被銷售的高薪高傭金所吸引,想著通過自己的能力獲得高新自己出去獨立生活,放棄創業后我勸他結業減少損失,但他不同意要自己一個人干,所以我在家里也有些不知道這么面對父親。但我離職將近半年的時間里還是一直處于虧損的狀態,這個有機會再說吧。在公司上班半年,我就遇上了前面講了一大半篇幅的內容,我也發現自己不夠別人努力,也很迷茫自己是否適合銷售這方面,在看簡書的各種文章中我看到了關于思維導圖文章,我被這個神奇的工具吸引,于是我想了解什么是思維導圖,我買了一本文章中介紹的《日常生活中的思維導圖》,讀完了這本書我得到了啟發,就是我們有認識自我,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屬于外向/內向、感性/理性、樂觀/悲觀……以及自己心底渴望的是怎么的生活,是積極向上的拼搏生活/悠閑平淡的平庸生活、是說走就走的旅途/波瀾不驚的穩定、是喜歡熱鬧的家庭還是享受獨自一人的寂靜……
這兩天我就用思維導圖結合日常我自己的一些言行,發現我其實不是個太喜歡和人深度接觸和溝通的人,而銷售就是要跟客戶打好關系為主,都說最高的銷售境界就是銷售自己。我身邊的朋友還在聯系的就只有讀初中時住在附近的朋友偶爾會聚聚宵夜,高中和大學的朋友已經比較少聯系了,雖說高中的畢業有5、6年了,沒聯系是正常,但有次在車站偶遇到一位高中時玩得比較好的同學,我們聊起來,他說之前同學幾次聚會沒見到你啊,我和小明他們幾個還有在聯系,有時還會聚聚。我笑笑說我不知道啊,我們班原來建群了嗎?而大學方面的舍友也是畢業后只聚過一次,之后偶爾在群里冒泡,大家沒什么深入交流。在生活方面我也沒有明確要過什么樣的生活,剛畢業時,我想著在社會上混個月薪五、六千對于我來說是小意思,未來我肯定要做個百萬富翁,到現在還是兩、三千一個月,社會的確很精彩,但也很殘酷,我現在已經清醒一些了。未來更重要的是思考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生活和心底最渴望的愿望是什么,哪怕是再小的愿望,我也會有動力去實現它。不要停止思考,即使現在我們沒想到,可能是我們還沒遇到適合的自己或想要去做的事,在尋找的過程中如何確定這個就是我們未來想做得事呢,我認為要多讀書,讀各種各樣的書,通過書籍這是拓展我們的視野和思維成本最低的一種方式,以此來幫助我們正確地思考。
最后我想引用喬布斯在斯坦福演講的一段:
Your work isgoingto fill a large part of your life, and the only way to be trulysatisfied is to do what youbelieve is great work. And the only way to
do great work is to love what you do. If youhaven't found it yet,keeplooking. Don't settle. As with all matters of the heart, you'llknow when you find it. And,like any great relationship, it just getsbetterand better as the years roll on. So keep looking until you findit. Don't settle.
(你的工作將會占據生活中很大的一部分。你只有相信自己所做的是偉大的工作,你才能怡然自得。如果你現在還沒有找到,那么繼續找、不要停下來、全心全意的去找,當你找到的時候你就會知道的。就像任何真誠的關系,隨著歲月的流逝只會越來越緊密。所以繼續找,直到你找到它,不要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