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周在文字上的收獲:
如何去找到自己想寫的東西
1.發現問題,找解決方法。
發現自己不知道寫什么內容,可以從和朋友聊天的過程中去找。(所以這周第一篇和第二篇文章就出爐了,這里還得謝謝我的主人良俊,要不我還找不到東西寫)
找到自己也不會解決的問題可以查找知乎,百度,豆瓣呀,收集答案再結合生活的實際問題給出答案。
就是一篇滿滿的干貨型的文章。
當然給出的答案要具有經過自身實踐的經驗總結出可操作的方法論,文章的可讀性會更強。
(這點呢,baby是我很好的一個榜樣呢)
2.打開對生活細節的感知。
那次讀了鄭露露的文章,我是深有感悟。
以前經常聽大人說一句話:生活中處處是學問。其實我們生活里也處處是文字。
只要我們細心地去觀察,生活中很多細節都有可寫之處。
比如我們可以了解身邊經常用的這些品牌的來歷,和它們背后的故事。
從他們創始人的身上我們能夠學到什么東西?然后想到之后要怎樣去運用到我們的現實生活當中。不僅連素材也有了,邏輯結構都出來了。
3.通過生活中經歷的事情表達自己的思考。
比如讀書《拆掉思維里的墻》,
看電視劇《人民的名義》,
參加活動,聽講座,
一些熱點事件:校園貸,辱母殺人案
這兩周的一個小發現:
星期一寫文章的狀態最好。
晚上8點到9點半注意力的覺醒狀態比較好。
保持覺知,保持注意,
下周計劃:早上6點半起床
? ? ? ? ? ? ? ? ? ? 中午12點前打卡寫文章
? ? ? ? ? ? ? ? ? ? 晚上 10點~10點半總結當日收獲
? ? ? ? ? ? ? ? ? ? 10點半~11點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