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那些正在義無反顧奮斗的人們:哪有什么后悔不后悔,只有愿意不愿意
第一次遇到小周是在一個創業融資路演,他和兩個搞技術的同事從百度辭職出來創業,花了幾十萬積蓄做了個文創垂直電商APP,已經幾十萬用戶了,但是還沒有達到收支平衡,這時公司幾個創始人的錢也已經花得差不多了,為了擴大規模,作為CEO的他只能出來到處去融資。
與他交談,從言語中雖然能看出他的焦慮、對資金的迫切,但是從他眼神中透露出的堅毅卻能感覺到他胸有成竹的那股自信,讓我深刻難忘。他覺得他是在做一件了不起的事,而且這件事絕對能成,剩下的只是熬下去就可以了。果然,后來聽說他融了個五百萬的天使輪。
再見他,眼神中少了些焦慮,卻多了些憂愁,他說準備把公司賣了,找個穩定的工作,成個家,好好贍養父母。這次卻讓我很詫異。
小周是個87年的高個子帥哥,雖然時光催他快點進入大叔的行列,但是身上的朝氣和銳氣卻不輸90后。他是211重點大學畢業,在百度做了三年,從基層做到商務總監,年薪三十多萬。但是不甘平庸的他最終選擇和幾個同事辭職出來創業。
正當大家覺得他拿到了投資,公司也做得順風順水的時候,他卻來了這么一出,實在讓我不解。
他說,剛開始辭去高薪出來創業的時候,雖然不知道自己什么時候會成功,但是知道自己一定會成功,哪怕熬個十年也不怕。但是創業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也是一個競爭激烈的過程。即使拿到了第一輪融資,在公司上市之前隨時都有可能死掉。他可以拿著基本的工資一直熬下去。可是父母等不起了。
無論是十年寒窗,還是畢業后那幾年在百度的日子,他都沒有為家里盡一份力。一開始是是窮大學生,沒有辦法盡力,后來在百度做到年薪幾十萬存下來的錢又投到創業中去了。而創業的回報卻不是短期就能顯現的,為社會、為員工、為投資方他創造了可變現的價值,到他自己這里的只有一紙股權和一腔熱血。不僅回報無期,還需要無底洞的付出。他可以等,可以拼,但是他說,我不能再讓年邁的父母等了,雖然父母從來沒有要求他什么。
一直以來,他之所以能夠歲月靜好地去追尋自己想要的東西,只因為父母在替他負重前行。現在他不想再讓父母為她繼續負重了,所以他選擇賣了公司給父母一個好的生活。回到以前穩定的高收入狀態,為家庭負重一把。
我說:“你不后悔么。”他笑了笑說:“哪有什么后悔不后悔,只有愿意不愿意。”“再說了,以后等我更成熟更有實力了,還可以再出來創業,”他補充到。
我說:你真的覺得以后還有機會再出來奮斗么。他沒有回答,只是淡淡地笑一笑。
我不知道他是自我安慰還是已經回答了許多像我一樣無關緊要的旁觀者對他的這種惋惜和不解。但是從他眼神中,我又看到了一絲堅毅。
決定一個人是什么的,不是他的能力,而是他的選擇。
以前看過 一篇文章 ,標題是你活得光鮮亮麗,父母卻在低聲下氣。痛斥了那些家庭條件一般,有一點收入不去回報家庭,卻沉浸在大餐旅游享受炫耀中的年輕人。父母尚在茍且,你卻在炫耀詩和遠方。
父母有寵愛自己孩子的權利,年輕人也有選擇生活的自由。我不喜歡道德綁架,但是一個人的選擇決定了他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我很欽佩小周說的:哪有后悔不后悔,只有愿意不愿意。
同時有些年輕人剛畢業找工作就盡量找本省或本市的,說是離家遠不放心父母。要是有外派都表示不會接受各種高薪機會。我很感動這些年輕人的選擇。但是當你自己不夠好的時候,當你還不能為自己負重的時候,真正回報父母的最好辦法恰恰是提高自己,不放棄任憑一個機會一個平臺去壯大自己。
只有當你的翅膀足夠硬的時候,你才能有機會有實力為父母負重。否則你就還是一個只求歲月靜好的人。
小周已經把公司賣了,在北京郊區買了房子,同時他接受了北京一家公司的邀約成為其副總裁。現在他每月都會給家里打錢,老父母依舊住在小縣城里,偶爾想兒子了就去北京住一段時間。
我覺得小周過得就是我理想的生活。父母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快樂地生活,我在大城市里打拼著,有一所房子,隨時等著他們。
為什么我的眼中飽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篇土地愛得深沉。愿此生不后悔不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