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學習受到一點啟發,今天早上醒來我主動給大妞講,今天媽媽想度過愉快的一天,剛睡醒的大妞聽我這么說好奇的看著我,
我接著說:媽媽覺得如果今天能給你好好說話 溫柔的說話,有問題的時候給你商量著說,不在大聲說話,我就會覺得很開心。
聰明的大妞聽我這么說:馬上說自己也想度過愉快的一天,也要給媽媽好好說話,比如,在學校里有個題沒聽懂,回來就說:媽媽這個題在學校我沒聽懂,你可以再給我講一遍嗎?我說:當然可以,媽媽很愿意給你講題。然后我問大妞我們這樣說話,感覺怎么樣?
她說:這樣感覺很好 很開心,我說:我也喜歡這樣 也很開心。接著我又說:如果媽媽不小心給你大聲說話了,媽媽就到我們的情緒臉譜圖這里反思一會。如果你不小心給媽媽大聲說話了,你需要我幫你做點什么?她說希望媽媽提醒她小怪獸出來了就行。 然后我們倆個互相贊了對方!
我起床去做飯,并給大妞說:如果你穿衣服有困難也可以請我幫忙, 沒過一會我就看到她穿好了衣服 自己主動去洗刷了,整個過程和平常完全不同。我沒有不停的催她,她也沒有不停的喊我,等她出來,我趕緊趁熱打鐵的問:你今天竟然自己穿衣服洗刷,一次也沒叫媽媽,你是怎么做到的?她很開心的說:因為我已經長大了,自己的事情應該自己做。我回應:媽媽看到你長大了能獨立做自己的事情很開心。然后我們愉快的進行了早餐。本來大妞這幾天一直生病不怎么吃飯,而今天早上竟然吃了一碗米粥 一個包子 還吃了菜。我問:今天怎么吃了這么多,她說:她想多吃點飯趕快長大,媽媽生病了就可以躺在床上,她給我做飯吃。 沒想到孩子會想這么多,不過還是聽的我很感動。
剛吃過飯,她小姨帶著女兒來玩,我看到大妞很熱情又是給這個妹妹拿吃的又是拿玩具,我沒有像平常一樣一看到她們在一起就提醒大妞好好給妹妹玩,現在我明白事實上我的提醒背后是對大妞的不信任。總擔心她會打這個妹妹。奇怪的是我們大人越擔心越提醒她越會不因為一點小事就會打妹妹。就像張德芬說的:擔心是最差的禮物,信任才是最好的祝福。而今天大妞不僅給我好好說話 給兩個妹妹也是有商有量 和睦相處。小姨和妹妹走后,我給大妞說:剛才媽媽看到你對妹妹這么熱情 這么好 還會哄兩個妹妹玩,說話也溫柔 你當時是怎么做到的?大妞回答:因為我開心。
下午都忘了因為什么事情,她正準備對我大聲說話,我摸著她的小腦袋說是不是小怪獸想出來,這時她不好意思的笑了。
一天很快的過去了,晚上我給孩子說:今天媽媽度過了愉快的一天,真的很開心,也很感謝我們家的大妞,她說:媽媽我也很開心也謝謝媽媽。(然后我們擁抱 開心的笑)明天我們還這樣?你覺得怎么樣?孩子興奮的說耶!明天我們要度過愉快的一天!
開心的一天結束了,也讓我體會了焦點里的一句話:父母的嘴是開過光的,你想要什么就說什么,說什么就有什么。也更喜歡焦點這種,關注正向,關注解決問題的方法,當我們用一種尊重 合作 邀請的姿態來和孩子交流,孩子會更愿意與我們合作,也更愿意尊重我們,當我們帶著欣賞 好奇 信任 驚訝去問孩子,你是怎么做到的?也讓孩子看到了自己的能力,焦點認為一個有過證明自己能力的經歷的孩子,會減少對他人的依賴,開始更多的自己解決問題。也無形中增強了自尊和自信。
也印證了那句當你想讓孩子改變的時候,先做好你自己!當我們父母把榜樣的力量做好了,孩子就會效仿,如果我們自己沒做好或者做不到(比如控制脾氣)給孩子說的再多再好再有道理也會大打折扣。就像每次大妞給我不好好說話發脾氣的時候,我一說她:她總會回應我說:誰讓你也不給我好好說話的 你也沒有給我好好說話,還讓我給你好好說話哩。往往我們總會以長輩 強者的姿態給孩子說:我們是大人是爸爸媽媽可以 你是孩子不可以這么做。也許我們的嚴厲 甚至打罵 可以暫時的制止孩子的行為,但從長遠來看,我們并不能給孩子帶來有效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方法。當然每個孩子都不一樣,每個父母的育兒理念也不一樣,上面只是自己的感受經驗和觀點。
總之今天是愉快而受益的一天。慢慢的我也可以嘗試著焦點生活化,生活焦點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