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發展心理學》新的一章引發了幾個討論,論點都特別的好。讓我很有感觸的有以下幾點:
首先,書上說了“袋鼠哺育法”,這個有利于早產兒的成長。這個方法讓我覺得很有愛,可以增加母親和孩子之間情感的流動。我覺得正常的孩子和母親之間也可以這樣,不知道對產后抑郁有沒有輔助療效。
第二,關于產后抑郁,好在這個問題正在被大眾關注。我不知道別人的產后抑郁是什么樣子的,我能想起自己的抑郁,莫名的憤怒,委屈,在家人無微不至的照顧下,我對自己這些消極的情緒產生了深深的自責,我覺得我應該積極起來,健康起來,可是這都是努力做不到的,我在痛苦的深淵得不到救贖。我沒有辦法和孩子有積極的互動,他在熟睡中的時候,看著他我的內心也是滿滿的愛,當他哭泣時,我對他有煩躁,他綁的我哪兒都不能去的時候,我想我對他是有恨的,但是這種恨既不能被別人接受,也不能被自己接受。
第三,是關于剖腹產和順產,順產已經被證明是有利于嬰兒的。但是如何選擇,我認為是應該尊重當時的情況。在生死面前,順產和剖腹產都是小事,重要的是,孩子健康的到來。剖腹產的孩子會有感統失調,難道順產的孩子就沒有嗎?我覺得這是概率問題,如果出現了,希望我們作為父母的,多學習一點,不要讓一些偽專家的思想左右我們的認知。
第四,是丈夫陪同的問題,情感上我們希望丈夫陪同,但是我認為,手術室這樣的地方,應該禁止閑人,這樣可以更好的保證醫生的專業性;而且我不認為所有爸爸都能面對這個相對血腥的場面,包括順產剪臍帶,爸爸感到喜悅的有幾個,我覺得社會強加的意義更多。我真的是贊同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但是由于存在個體差異,在社會允許的情況下,陪同或者不陪同,您怎么舒服怎么來唄。
第五,疫苗問題。這個涉及范圍可以很大,那么我只在我能調控的范圍做選擇,其他不可控的部分就聽天命吧。
第六,是關于孩子模仿的問題,我覺得這個特別重要,模仿是社會技能,他能通過模仿他人來嘗試體驗他人的感覺,嘗試和別人建立連接。如果你的孩子能模仿他人,或者和小伙伴一起玩過家家的游戲,那么證明他發展的還不錯呢。
好啦,先分享到這里,下次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