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小:李躍兒芭學園小學
游學不但開闊孩子的視野,更為孩子們增加在家庭和學校里無法獲得的體驗,是孩子們的另一個成長空間,芭學園小學,我孩子所在的學校,全體四年級孩子們,出發啦!目標:南京。交通工具:動車。
作為一個芭小四年級家長,孩子媽,我也很幸運地跟隨孩子們過了一把陪團家長的癮,不陪不知道,一陪樂開懷。和孩子們在一起真是太滋養啦。大概記一下(本家長腦袋糊涂,時空混亂,很可能把景點和發生的事情,時間全都記得顛三倒四,請大家原諒哈)
早上五點半大巴校門口集合。劉易凡同學五點一刻到,這不算早的,竟然還有更早到的,好吧,小家伙兒們都興奮過度,很早就醒了,比平常上學還好喚醒呢!
順利進南站,吃早點(小孩兒們樂壞了,可算名正言順地吃上KFC啦),我沒能和他們在一個車,這段沒法播:P, 對了, 聽到孩子們之間互相叫的名字都不是本名兒,各種奇葩名稱飛來飛去,什么疼痛組合(騰騰和桐桐),范范兒,老筆。。把我聽楞,一時半會兒反應不過來。這些孩子比我那個年代上大學時候思想還活躍呢,懂得也很多。
午飯后明孝陵,孩子們有些累,又帶著各自相機,光顧著自己拍這拍那,沒怎么聽導游講解,芭小老師及時看到了苗頭,大家集合,有民主,有集中地,商討下一步怎么做,老師邀請孩子們充分表達意見和建議,孩子們表達很直接:有的說累了,有的說導游講得挺好,就是覺得有點無聊等等,問題出來了是好事,看我們選擇做解答的部分:老師們和同學們共同討論,商量完后達成一致:每到一個景點,先聽導游講解,然后統一安排時間照相-perfect! 游學,就是為了充分體驗一切可以體驗的過程,特別是這種看似不太順利的過程,其實里面可以收獲的禮物最大啦。這也是芭小教學的一貫思維:體驗重于預設的“好”結果。
其實我是個地理盲,歷史盲,基本去過哪兒,聽了什么典故,根本不走心,全忘光。想到哪兒寫到哪兒吧,第二天總統府。總統府前車水馬龍的,也有別的學校的孩子們來參觀,各種吶喊在耳邊炸起,而芭小的孩子們并不需要老師聲嘶力竭地喊,閆鶴老師用蚊子哼哼的聲音(哈,允許稍作夸張哈)就把孩子們引領的整整齊齊,排隊進場。孩子們幾年的素養真不是一刻練就的,作為家長,親眼看到鮮明的對比,倍感驕傲。
總統里寫“作業”,帥吧?微風吹過一池春水,深綠淺粉讓人迷醉,孩子們或臥或趴,自己找了最舒服的姿勢,把對這里的深刻印象紛紛畫出來,看孩子們的作品,每個人的角度都不一樣呢。有的捕捉細節,有的注重宏觀,有的勾畫實體,有的體現感受。
臨行前,孩子們都準備了這幾天的零錢,這是為了讓孩子們體驗買賣的過程。老師們伺機而動,第一次的購買體驗發生在中山陵,飲料購買。孩子們聽說可以購買飲料(而不是白水),興奮得嗷嗷叫,賣飲料的小販樂開了花,好多孩子都選擇了“尖叫”--可能是喝它的方法比較好玩,捏著滋到嘴里喝的。也有的小朋友對價格很敏感,說,哇,太坑人了!外面賣5塊錢,這里賣10塊錢,強忍著沒買,也真是很有意志力的孩子呢!此位小朋友在另外一次購買活動中,也是很會心算,一邊算一邊講解價格差異啥的,把旁邊的高中生團都聽楞了,媽呀,這是四年級的小學生?!忒厲害了!
另外幾次購物體驗,一次是在芒果汁的小店,一次是鋁絲玩具攤,觀察發現孩子們其實對錢很有概念,也懂得量入為出,懂得為后面的日子省著點花,還學會了討價還價以及互相借貸。
孩子們每天晚上和早上,都要由老師查房,房間要求物品擺放整齊,行李箱不能散亂,要多收起來立著,早上的服務員,樂得合不攏嘴說都不需要他們在收拾了,忘了拍他們房間的照片,發一個效果差不多的代表一下了。
第二天早上,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溫馨的一幕,李陽老師正在過道里給女同學梳辮子;還有嘉嘉和妮妮倆人過來對我說誰誰房間鬧鬼了,水壺不見了,我說床底下找找?倆人樂得蹦高,呼嘯而去--畢竟是孩子,情緒的表達好直白,絲毫不掩飾那份恍然大悟的驚喜,換我還得裝裝穩重呢,一會就聽見那位同學房間里傳來一陣歡呼,真在床下找到水壺了。路過時,我發現似乎半班的孩子都在里面呢,看來都是過來來幫她找水壺的。
博物館尋寶:
這個功課不容易,要找到宣傳冊上印的館藏寶物。老師們都沒有想到,竟然有一個組全力以赴地問館內人員(這個很智慧),在各館之間跑來跑去地找,把所有的寶物都找齊了!,
還有我跟從的一個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雖然沒有找齊,但是孩子們充分經歷了團隊合作是怎么一回事兒,從一開始一個大組一起找,到發現時間資源有限,決定分兩隊分頭找,到時間快到了,有兩派意見,一派要繼續找,另一派要按時歸隊這種糾結和沖突,我認為他們收獲到的禮物一點不比成功組少。重在參與,重在體驗。這就是游學的意義呢。好玩的是,孩子們拿著宣傳冊,到了一個普通的賣玉器的店,問店員:這個東西你這里有嗎?店員看了看說,這個我們這可沒有。。。這里面的每一個過程點,芭小的老師們未來肯定會組織討論的,哈哈,要200%地”榨取“游學中的每一個環節的收獲禮物。
老師們站位高,孩子們學習收獲就大,看出來芭小用的是什么方式在學習嗎?學習金字塔:被動學習與主動學習相結合,講解, 閱讀,視聽結合,示范/展示,小組討論實作演練,轉教別人/立即應用。
其他的景點就不一一贅述了,好幾個孩子都表示說,暑假我要再來一趟南京,把這些景點再細細地逛一遍。感觸最深就是,當孩子王太不容易了。
芭小的教育水準,對老師們要求非常高,一路看到老師們用耐心和智慧解決孩子們之間的沖突,處理活動突發事件,調整行程,設計有營養的作業和任務,真心需要全能:不但是教育專家,還要是心理專家,哲學家,還得是有領袖力的管理者,還得會玩和帶著孩子玩。。。
老師們面對的雖然是26個孩子,但每一個孩子后面都是不同的家庭,等于是老師們面對的其實是26個家庭,老師們表面上是幫助和培育孩子,實際上是在和這26個孩子背后的家庭對話和溝通,取得教育的一致性。這些老師們很多都是很年輕,沒有孩子的,竟然能夠精準地把握孩子的心理,和他們溝通(和孩子溝通,想著我就頭大啊),真的不知道大李是用了什么奇招培訓出這樣一幫可愛的小老師們,也許選人是第一吧。也動過從事幼兒教育的念頭,看到老師們需要這么高的水平,想想還是算了吧。忒難啦。
其實,最有意思的部分是孩子們彼此之間的對話,男生和女生的話題絕對不同,還有就是孩子們和老師的對話,話題還蠻成熟的呢,很有趣!
好多好玩的孩子的細節,當時樂夠嗆,但下來全忘了,不能太相信自己的記憶,下次一定拿個本子,隨時記錄!